庞统没意见,他向小二要了见雅间,右手向前一伸,做了个请的动作,公孙策哼了一声,却是也进屋了。
待众人坐定,展昭这才慢慢说道:“这剑,确实是巨阙。”
庞策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又听展昭道:“小僧法号戒色,俗名展昭,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庞统见展昭落落大方,丝毫没有身怀神器的自傲与不安,倒是十分佩服,双手抱拳,也说:“在下姓庞,在家排行老大,故名庞大。”
公孙策也不忸怩,合扇拱手说:“在下复姓公孙,单名一个策字。”说罢,还白了庞统一眼,似乎在说:人家小师父以诚信相待,你却以化名报之,真为你感到丢脸。
没料到庞统被公孙策这么一白,整个人都酥了。什么叫媚眼如丝,庞统以前不知道,今天总算是见识到了。在庞统看来,公孙策的眼神不仅不犀利,相反的还带着几分春意,就像是含着江南的水色,让人欲罢不能。
公孙策见庞统反而色眯眯地看着自己,冷哼了一声,也不理他,歪头去看展昭:“听戒色大师的口音,似乎是京城人士。”
展昭也不隐瞒,笑嘻嘻的说:“小僧正是京城大相国寺的俗家弟子。”
“那不知大师此番来江南,却又是为了何事?”庞统快人快语,最烦读书人说说迂迂回回,一句话三个陷阱。
展昭倒也不计较,认真解释了起来:“此次下江南,却是为了迎接高丽开国寺的高僧来访我大宋。”
庞统在离京之前对这一事也略有所闻,但自己虽为太师之子,却一向不喜官家佛家之事,对此事也只是耳闻而已。听展昭这么一说,倒是对他另眼相待。毕竟,能成为代表大宋国寺相国寺的人,绝对不简单。
公孙策却不懂了,提问道:“这高丽可是在东北边,大师怎的往南走?”
这回却是庞统解释了:“除了相国寺外,高丽开国寺还受到苏州承天寺住持的邀请前去苏州做客,我想戒色大师便是去苏州迎接开国寺高僧。”
展昭笑了笑:“正是。小僧以为我寺迎接高丽高僧这件事,只有我寺子弟和官府中人知晓。没想到庞公子倒是对此事清楚的很。”
公孙策一惊,看向庞统,脸上带着复杂的情绪。
庞统苦笑,看来自己这身份,公孙策是猜到一二了。不由咳嗽两声,试图转移话题:“没想到这巨阙宝剑就藏在相国寺之中,看来江湖传闻巨阙已毁的谣言却是不能信的。”
展昭也不计较,仍然是笑眯眯的解释道:“庞公子这句话却是说错了。这巨阙可不是在相国寺中的,半个月前小僧经过应天府的一座山,见天有异象,似有虎啸之声,便上前打听。听当地人说这山本不叫虎啸山,但十几年前忽然有一天山里传来阵阵虎啸,天色也变得十分奇怪,一会儿红一会儿紫的,当地人以为是老虎精作怪便不敢靠近。小僧也没有什么特长,就是这胆子特别大,便独自前去山中探索,没想到却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这巨阙剑。”
听了展昭的话,公孙策也暂时将庞统的身份放在一边,急忙忙地问道:“可是应天府的虎啸山?”
“公孙公子如何得知?”展昭奇怪。
“年前我家家丁去京城 ,经过的,便是这虎啸山,”公孙策顿了顿,见庞统和展昭都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十分满意,接着说:“我听家丁说过这虎啸山的异象,当时也心生好奇。没想到,原因却是在这巨阙剑上。都说这宝剑配英雄,如今展兄弟拥有这把宝剑,也不算辱没了它。”
不知不觉,公孙策放下了对展昭的成见,连称呼都变了。公孙策自己没发现这点,庞统却发现了。他皱了皱眉,没说什么,心里却有点酸溜溜的:这小和尚和你才认识不到一天,就开始称兄道弟,而本公子与你公孙策这段时间算是朝夕相处,见了面还是‘庞公子、庞公子’的。公孙策啊公孙策,难道我就这么不受你待见?
公孙策不知庞统的心思,他就觉得,这小师父与自己特别投缘,在他的身上自己有一种熟悉感,就像是自己对包拯那样的。
想到包拯,公孙策不觉在心里叹气:包拯,你一定想不到我认识了谁。
心想着,公孙策看了一眼庞统,没想到庞统也在看他,庞统见公孙策在看自己,一举酒杯,朝公孙策一敬,做了个口型:庞统。
公孙策一笑,也举杯,同样回敬了个口型:失敬。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章
你道此时庞统还没出名,公孙策又没去过京城,他是怎么知道庞统的。说起来,公孙策还是从包拯那里听说庞统的。
那时包拯还在京中,却常常与公孙策写信往来,信中多谈国家大事,说国家羸弱,朝廷内皇上年幼,太后垂帘,太师□□;边境外有西夏辽高丽虎视眈眈,却没有一员猛将能够率领大宋走向胜利。说朝廷内官官相护,盘根错节,官员子弟大多学无所成,成天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又说庞太师家的大公子却和一般纨绔不同,此人心似有鸿鹄,可惜父亲却是庞太师,若不行正道,说不定会造成庞氏父子只手遮天的情况
不得不说包拯真不愧为大宋第一聪明人,不仅眼光独到,对人的判断也很
喜欢(少年包青天同人)[少年包青天]世间事(庞策)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