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颖眼底的杀意他看的一清二楚,他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清楚的知道一旦让董卓站稳脚跟他肯定是死路一条,刘协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思索着城中有什么人能救他。
能在三国这么个时代活那么长时间,要说刘协没什么本事那是不可能的,数数史上他登基之前的那些皇帝,活到他爹灵帝那般年纪已经算是顶天了,大多都是和他哥一样不等及冠就被各种各样的阴谋夺去了性命。
虽然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是刘协绝对不是什么分不清身旁人好坏的傻子。
并没有太过关注刘协刘辨,心情极好的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往城门处而去,董卓的思维早已经不知道发散到那儿去了。
刚来之时他还以为他那首席谋士李儒李文优已经在他身边了,没想到问了一圈身边竟然没人知道这人是谁。
大概是他记错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到洛阳城之后李儒自然会出现,现在还是将心思放在那些未来会走到自己对立面的谋士名将身上为好。
身为主角,他肯定是先礼后兵不会将那些人赶尽杀绝的,毕竟做人要大度,只要跟在自己身边一切都不是问题。
具他得到的消息,现在在洛阳城中的名士可还不少,虽然大部分都在袁绍身边,但是只要将袁绍灭了,还愁接受不到那些谋士吗?
听说那些谋士们的长相不比他身边这些没人差,听到到底不如见到,还是加快速度直接进城为先。
丝毫不管马车中几个身份尊贵的皇室之人受不受得了这等颠簸,这几年身边美人不断早就荤素不忌的董卓现在一心想着京中的美人。
只是,陷入自己美好想象中的董卓不知道的是,他期待已久的谋主李儒可能不是他想的那个李儒,毕竟演义中的李儒和现实中的李儒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
在《三国演义》之中,李儒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看人的本领一流,要不是董卓死后被人杀死,以后作为可能不比诸葛亮差。
可以这么说,要是演义中的董卓听了李儒的建议和吕布打好关系,最后王允的美人计能不能得逞还要另说。
董卓不死,天下到底会是几分就说不准了,非常清楚李儒这个谋士对他的重要性,所以董卓才特意和宫中的宦官结交甚至毒杀了灵帝,只为了能早些进入洛阳城。
但是,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的是,历史上的李儒完全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李儒是什么出身?
博士。
汉末的博士是什么?
那是专门做学问的,不是搞政治的!
所以说,身为一哥做学问的行家里手,李儒是一个在政治上完全投机取巧的人,非但没有什么治国方略,连人品也不怎么样。
史书记载,在董卓进京之后,李儒发现这是条不可多得的金大腿,二话不说直接抛弃了先前提拔他的少帝一脉直接投向的董卓。
好歹做学问的名声在那儿摆着,董卓也算得上是礼贤下士,于是乎,这背主求荣的李文优摇身一变变成董卓的座上宾。
只这一点或许不值得让他被人唾骂,毕竟三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主上不合心意了转身走人的比比皆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最让世人唾骂的是在董卓准备废少帝立献帝之时,因为让刘辨自尽而刘辨不愿,这人直接带人进攻强逼着刘辨喝了毒酒,可以说少帝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
只看演义中吕布杀了丁原之后承受了多大骂名,更何况李儒杀的是皇帝,那可是大汉天子,就算没什么实权也依旧是天子,这么一个人的人品会好到哪儿去吗?
可惜,这些藏在史书上的事情董卓一概不知,他只知道即将遇到的李儒会是他夺取天下的一大助力,没看电视上演的李文优对他没有二心忠心耿耿还屡出奇策吗。
将宫中的宦官杀光,甚至连大路上没有胡须的普通人都没有放过,袁绍翻遍了整个洛阳城也依旧没有找到皇帝。
正当他和手下人商议究竟该怎么办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士兵飞奔而来告诉他们皇帝回来了。
看着不可一世八面威风的董卓护送着皇帝太后陈留王回京,袁绍身边所有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只看董仲颖的样子,说是护送倒不如说是将皇帝拿捏在手心里了。
咬牙迎上前,看着董卓身后的兵马袁绍不得不低头,“臣等护驾不利,恳请陛下恕罪。”
居高临下看着面前一众官员,董卓嗤笑一声,丝毫不将他们放在眼里,“既然知罪,那便等陛下的发落吧,今日陛下受惊颇多便先回宫歇息了,有事明天再说。”
说完,也不管城门处一群人的反应,董卓直接让人开道然后朝着皇宫而去,离去前还特意瞧了一眼看着站在袁绍身旁身量不高丝毫不起眼的男子。
他可不会傻乎乎的让这人假借献刀之名跑出去招兵买马了,现在没有铲除曹操的理由,在他意图刺杀的时候可就是正当防卫了。
到时候还能借小皇帝的名义连袁绍一起收拾,这岂不是省心又省力。
董卓的视线曹操不是没有感觉,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看着渐渐走远的军队,曹操原本计划好的离去日期再次提前了。
来者不善啊!
黑着脸的袁绍看着董卓目中无人的样子气的发疯,但是现在皇帝在人家手上他也只能忍着,谁让小皇帝是在他手上丢的呢。
如果,请我们的网
喜欢(三国同人)清歌荀令[三国]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