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朱永兴是如此想的,但在初展拳脚之时,面对不断会聚而来的文官武将,以及前来投效的平民、商贾、土司,又不得不仔细观察,勤加揣摸,以发现人才,甄除无能。
易成被升为长史,当时不过是人才匮乏,又要笼络郑家的缘故。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朱永兴倒发现这个人能被郑砚北推出来作为郑家的代表,也确实有过人之处。虽然不是擅长军事,但在文椟往来、计算分配、琐碎事务等方面,能力可谓上乘。也或许是因为朱永兴现在手下得力的人才太少,他在拼命表现的缘故。
但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让朱永兴对易成的观感又立时上了一个层次,对某些特殊人才有独到的眼光。
由于朱永兴昨天到达腾冲时已经很晚,又没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易成便很体贴地让他好好休息了一下。直到第二天才把一些文椟拿来让朱永兴过目批示,等到都处理完毕,易成又拿出了一个象书册似的东西,恭敬地放到朱永兴的案上。
“殿下,尚有一事需您定夺。”易成指了指桌上的书册,说道:“前日来了一个自称是弘光时的旧臣,名叫查如龙,要求见殿下,说有反清大计献上……”
查如龙?朱永兴觉得有点耳熟,却一时想不起这人在历史上干过什么,便点了点头,示意易成继续说,又伸手拿过书册,随便翻看着。
“这是从查如龙身上搜出来的,下官看过之后觉得讶疑,便想从其口中得到详细情况。”易成继续说道:“但此人只说要见了殿下才细说,十分倔强。下官不敢擅专,便将其软禁,等殿下回来处置。若此人真是忠心大明,且身兼此特异之能,日后或有大用。”
朱永兴起初翻百~万\小!说册还有些漫不经心,但神态很快便郑重起来,思索良久,轻轻一拍桌案,他终于想起来这查如龙历史上所干之事了。
查如龙确实是南明弘光政权某部的官员,后流落江湖,以反清复明为己志,到处活动。至康熙初年,他伪造了全国各省总督、巡抚、提督的书信,其官封、印信、花押、图章,非常逼真,令人很难识破。在伪造的信中,大多都有“联络声气,共图举事,恢复中原”的内容。他把这些伪信汇为一册,携带身上,就是朱永兴所翻看的类似书册的东西。当然,现在还不全。
而查如龙之所以在历史上有过记载,绝不是因为其造假厉害,而是因为他一手制造了给吴三桂“上血书”事件。具体时间朱永兴倒记不得了,好象应该是明后年左右的事情。
这个查如龙带着伪信书册跑到昆明,咬破食指,给三桂写了一封血书,大意是:“……天下督抚提镇及朝中大臣,皆有同心,待王为盟津之会(武王伐纣,会八百诸侯于河南孟津渡口)。大王,您是汉人,当年之事(指吴降清),出于不得已。今天下之机杼把握在王的手里,王如果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之功……”
查如龙写好血书,托付一个侍童送到三桂王府。他企图让人们都知道这封信,给三鬼施加压力,造成他不得不从之势。侍童到了昆明,却没有办法进王府,便返回到寺庙,把信退给了查如龙。
投书不成,查如龙后来又到了曲靖府,却不慎犯了事,被知府李率祖拿获,所有伪造的信札和写给三桂的血书等都被查出。李率祖与三桂不和,得此物证甚是高兴。但见其书札稿中牵连各省官员,无一遗漏,就都给烧掉了,只留下血书,申报督抚,上达朝廷。
三鬼为免清廷疑心,便命人把查如龙押解进京。临行,查如龙大呼:“我死,你灭九族之日也不远了!”至京,被清廷以叛逆十恶不赦之罪凌迟处死。
幼稚,迂腐,也是再也没有办法,病急乱投医,任何一根看似有希望的救命稻草都不放过。吴三鬼何人也,铁杆汉奸,想争取他反正,简直是白日做梦。
尽管朱永兴对查如龙是这样的看法,但也心中敬佩,他们这些殚心竭虑兴复大明的义士忠臣,比那些贪生怕死的降清派和遁入空门、藏之深山的所谓遗民更高洁得多,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
“吾晚上见见这个查如龙。”朱永兴轻轻把伪信札册合上,说道:“长史所言不差,这是个人才,以后或有大用。”这样的特殊人才,朱永兴自然要留下,日后施展阴谋诡计时非常有用。
“殿下英明。”易成顺嘴恭维了一句,又小心地提醒道:“只是尚需摸清这查如龙的底细,方可大用。”
朱永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易成的谨慎。他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知道不能全凭史书上的记载和评价来甄别忠奸,来使用人才。现在自己的手下已经降将如云,维系忠诚的只能是希望和胜利,而不是凭着老印象和空口白话。
“殿下——”易成犹豫了一下,等到朱永兴疑惑地抬头看着他,才迟疑着说道:“听闻殿下许诺,此战获胜后,要加赏众将,蜀王世子更是要袭爵为王。这是不是有些封赏过重?日后若是再立大功,该如何……”
明白了,易成还是固有的那种封建思想,封赏要留出余地,免得最后赏无可赏,。但现在担心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朱永兴除了空头爵位,好象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众将满意并且感到振奋的赏赐。
朱永兴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叛逆孙可望初投我大明之时,拥有十万左右的兵力和云南一省的地盘
喜欢逆流伐清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