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书友看了多少年的网文,看的数量甚至比我这个写书的还要多,但是面对网文是什么的问题恐怕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网文究竟是什么?他本质上是一种什么艺术形式?难道仅仅是把过写到电脑里,然后再上传到网路上?
没有纸质书的小说就是网文吗?这样的认知是有偏差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网络上也有很多传统文人在写作啊,一样有很多乡土风或者新文学包括新时代的讴歌者,种种题材多了去了!
可是为什么那些书不叫网文呢?亿万网文爱好者为什么不看呢?
这就是一个认知的偏差,其实大家看的网文,其本质应该是过去清末民国时期,评书、相声等艺术形式的一个变种!
其实说起来,网文作者的特性和郭德纲的德云社倒是有几份神似!
不是对口相声也不是戏剧,网文最对等的文学形式其实是评书,而且一定是过去天桥撂地儿的说书,靠的就是听众仨瓜俩枣的打赏来维持生存!
清末民国,有一段时间民间曲艺非常兴旺发达,但凡是商贾云集之处都有很多江湖手艺人来这里讨生活!
北京的天桥,天津的南市,唐山的小山,包括武汉、南京、上海都有这种因为工商业发达而兴旺起来的民间娱乐场所!
比如说北京,各地的评书艺人们来这里讨生活,没有名望的就直接在天桥撂地儿说书,甭管是七侠五义还是西厢、三国,只要你不骂当今皇上大总统,那就没人管你讲什么题材!
你是神鬼故事也好,忠义千秋的侠客也罢,凭着本事吃饭!
但凡有点功底的老师傅,就有资格去茶馆、酒楼、甚至民国时候的大戏院等场所去说书了。
临时租东家一个包厢甭管是交租还是东家抽头,老艺人就得靠自己的一张嘴从听众的口袋里说出自己一天三顿饭,说出衣食之资!
看看,这本质和网文是不是有些相似?
网文也是作者和网站签合同,网站提供你一个电子虚拟的空间来让你一章一章的去写故事,吸引读者来看!
网站和作者的衣食之资从哪里来?就是从所有的读者这里来,古代那叫听书的!
而且网文和说书都有会白养活作者!
网站其实就是过去出租包厢的小剧场,指望的就是观众那点票钱、打赏钱来支付水电费呢!他们怎么可能不赚钱白养作者呢?
德云社搞小剧场刚起步的时候,没有观众,一群人站在大街上顶着风雪打快板招揽人!那时候的心情我能理解!
后来德云社的成功也不是有什么机关单位或者什么商业大公司来投资了,就是无数粉丝的门票和打赏维持的,是粉丝在网络上不遗余力的推广而成名的!
这种模式,跟百年前清末民国时期完全一模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些工具和叫法,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说,网文想要崛起,一样要靠老祖宗留下的经验!
心净在这里拱手作揖了,诸位衣食父母,是不是赏心净这碗饭吃?
在这里一并谢过,千恩万谢了!
千言万语一句话,无君子不养手艺人,给诸位衣食父母作揖鞠躬了!
喜欢大清隐龙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