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在审问茶肆老板一家的同时,也派人牵着狗带着云娘的那件衣裙去追踪云娘去了。奈何江南地带水网密布,那个云娘和同伙应该是走了水路坐船离开了,寻气味追踪的方法也就无效了。
好在茶肆里是有大收获,老板娘招供了,老板见大势已去也就招了,他们的独子懵懵懂懂也不知道父母干的勾当,但父母招供了他的命应该也能保住了。顺带一提,当时云娘在茶肆里换了衣裙后在同伙陪同下离开了。云娘本来吩咐老板一家烧了衣裙的,老板也是这么要求老板娘去做的。老板娘满口答应,但女人就是女人,对漂亮衣服的喜爱和占有欲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所以她舍不得烧。老板娘偷偷将衣裙藏了起来,指望着风头一过没人记得云娘离城时穿什么了,再拿出来请裁缝改一改,然后自己就穿上。她绝对想不到就是这件衣裙让自己一家暴露了,闻香教的大佬徐鸿儒也绝对想不到一件衣裙竟然会成为他的计划彻底功亏一篑的开始。
南京镇守太监徐清文和南直隶锦衣卫最高长官丁群书得到手下禀报,案犯同伙已被抓住并招供后,分别亲自带着护卫和锦衣卫出城赶往茶肆。他们要亲自带人把茶肆老板一家押回城内,毕竟事关闻香教这条大鱼呀,如果能顺藤摸瓜剿灭哪怕重创闻香教,就是大功一件呀,不亚于一场大战的胜利。
之后就没有马寒山、马千里父子什么事了,这个案子功劳太大,就像打仗一样,马家父子已经首战获胜立了个头功了,接下来再让他们父子俩上阵的话,那别人还立个屁功呀,不能吃独食不是?锦衣卫系统和东厂乃至应天府衙门,都想分一杯羹,马寒山一个副千户,想挤进去抡勺子还不够分量。
根据茶肆老板夫妻的口供,厂卫、捕快甚至军队都出动了,而且几乎是倾巢而出,整个南直隶开始了大搜捕。闻香教的教众以及疑似闻香教的人员,大量被捕入狱,整个南直隶风声鹤唳,监狱人满为患。连老人们都记不得这辈子有这样的兴大狱之事了,就连嘉靖爷在位时和正德年间的刘瑾专权,南直隶也没厂卫、捕快、兵将这样四处奔走疯了一般地抓人呀。也许洪武年间,才有这样的事吧。
闻香教的教众们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被抓捕意味着什么,于是他们和厂卫及官军的拼杀越来越多、愈演愈烈。甚至好几次还出现了闻香教教众击溃厂卫和官军,然后从容逃走的事。南直隶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逃走后要藏身太容易了,那些太湖寇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当南直隶风气云涌时,山东出事了———闻香教的教众在山东公然建军反朝廷了。
南直隶的事打破了徐鸿儒的布局,徐鸿儒本来是想等皇帝生祠遭“天谴”的事在天下传得沸沸扬扬,朝廷和百姓关系进一步紧张、恶化后,再起兵反朝廷,这样必能一呼百应、天下从者如云。谁知道皇帝生祠被毁案这么快就真相大白了,而且南直隶大肆搜捕闻香教教徒,这股风气有向全国迅速蔓延的趋势。刻不容缓了,再不起事闻香教就实力大损了,到时想起事都难了。
于是徐鸿儒在山东起兵造反了,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闻香教虽然诞生于河北,但徐鸿儒却将其在山东发扬光大。山东百姓饱受官府欺压、匪寇屠戮、天灾肆虐,闻香教在山东发展得很快,势力大到已把曾经在山东兴盛无比的白莲教都给边缘化了。而且山东儿女尚武好勇,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当初徐鸿儒把自己传教的重心放在山东也是看重这一点。闻香教在山东发展,吸收了不少继承不了父辈军户职衔的军户子弟和逃兵、解甲归田老兵入教,他们帮助徐鸿儒用军队的方法训练青壮年男信徒,练出了一支精锐的武装力量,名为护教力士,人数约为三千人。
这三千人身强体壮,受到军事训练也被教义洗脑,入教前自己或亲人都有被官府欺压迫害的经历,可以说是能打知兵略、忠教恨朝廷,都是徐鸿儒苦心培养用来反朝廷的起义军军将种子。起兵后,这三千护教力士每个人都成为了军官。徐鸿儒率领以这三千护教力士为骨干的十余万闻香教兵,横扫山东的多处乡村、县城,就是不攻打大城高寨,普遍贪生怕死、缺衣少食、缺乏训练的明军根本就无法抵抗。而闻香教的兵力却越打越多,越打越强,短短两个月内兵力就膨胀到三十余万,其中青壮年男性达到近十万。
徐鸿儒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他见自己帐下兵强马壮,于是自称中兴福烈帝,改年号为大成兴胜元年,封陈灿宇为右丞相,封弟弟徐和宇为英烈王,另外还设有都督、总兵等官职。历史上的徐鸿儒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没有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乘机扩大战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而采取了固守一城一池的消极的作战方法,说白了就是打阵地战而不是打游击战,最终兵力很快消耗掉,加上叛徒的出卖,徐鸿儒被俘身亡,闻香教造反失败。
然而,现在马千里的这个时空,徐鸿儒并没有采取夺取城池固守的策略,而是用运动战消耗官兵、壮大自己。这都算了,也没什么,但问题是他竟然率军南下了!
“这个徐鸿儒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放着比山东更贫瘠悲苦的河南和陕西不打,要往南直隶跑干什么?只要把军队往河南、陕西那个方向一直打过去,肯定是从者如云而来,建个由百万青壮组成的军队不是不可能
喜欢铁血明国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