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士,我辈均世受皇恩,身为一届书生,我一直深感惭愧,不能提刀为国家开疆拓土,不能守卫边疆,只能在朝廷之中,努力工作以报国家浩荡恩典,今日学生我有幸与英雄们一起为天子守国门,我们定将留名后世,为世代传颂,曾经在崖山,十万百姓随当时的皇上死节,可歌可泣,每读书到此处,我都要为当时百姓的抉择感动落泪,脑海中也时刻浮现这十万百姓手挽手肩并肩,满面坚毅的走向大海的情景。正是因为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宁为我族鬼不为外族人的精神气节,也深深震撼着侵略者,侵略者的施舍都是臭不可闻的屎。崖山先民们的光辉一直照耀着我前行的方向。我辈今日处境比之崖山先民还是要好的,我们家国尚在,拖住敌人越久,皇上便有更多的时间调遣兵马支援尚东城。想想我们的家乡,想想我们家乡的妻儿,不说大道理,就为了我们的家人不被蛮族欺凌,我们的家园不被蛮族破坏,我们也要死守此处。”尚书大人扯着脖子呐喊,面色通红,青筋从脸上一直蔓延到脖颈,这是尚书大人最近的日常工作,通过一次次有力的演讲鼓起守城兵将的勇气。一次比一次嘶哑。统筹调度不如师爷,军队管理不如部队长官,尚书能做的便是给予大家精神上的鼓励了。
“唉,三面环山,三面环山。守也易,出也难。若不是这三面环山的地形,城中如今怎会无粮,蛮兵们也是走运,赶巧尚东城运粮时节,截了我们的运粮队。不晓得这在山间硬生生凿出的县城是如何产生的,小时候在这里还不觉,本部初次进京赶考,绕出这山沟,足足走了两三日,左拐右拐,到京城的路足足多了十几日。明明翻过南边的山就是京城了,但就是翻不过去。山壁凿的直上直下,就连攀爬的机会都没有。”尚书面色忧戚,一边回忆着自己曾经在这座城里的点点滴滴,一边回想着曾经走出去的路。“可能我们真的没生路了,头脑里面不停的回想过去,祖父曾经给我讲过故事的那棵古树,父亲砌起来的井台,一眼扫到,我就感觉再次回到了孩提时代,不只是当时的场景,就连当时鼻腔里面的味道都那么真实。”
“尚书大人,不必哀伤,大人的忠义定将感天动地,英武殿诸位神灵必会降临助大人杀退蛮族。”搭话的是尚东县里的最高武官林营长,掌管尚字营几千兵马,武官的精气神不错,毕竟守城玩命还是要靠将士,饮食上绝对管的够足,林武官这番话真就是客套话,他自己都不信什么天神下凡,他一直觉得战死沙场的英武宫战士死后灵魂会到英武殿完全是欺骗傻子的言语。心里还有一句实话,但是却不能说出口,实话就是投降有可能会活命,无论是当官的当兵的还是老百姓,死战的结果可能就是全都死,武将永远不会用诸子百家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要不是这个死了爹的尚书,自己早跑没影了,上一个说开城投降的尚东县县令已经被做成了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了,不愧是朝廷二品大员,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即使回家守孝也不忘报效国家,林营长心里抱怨,当然嘴上不会触这个霉头。
“小说里面每到此时,便总会有武功高深莫测的侠客,解救城中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何我们的侠客还不来。襄阳城的郭靖杨过呢?”尚书此语一出,着实惊坏了师爷跟营长。
“呃,可能因为我们不是小说的主角吧。”师爷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略显尴尬的开了一句玩笑,“大人饱读史书,岂不知历史的真实从来不是小说里面那样,几万人的性命可能到史书上只有几个字而已,凭一人之力挽救一城危机,不免是天方夜谭,即使历史记载一人力挽狂澜,也只是因为忽略了其他人功劳而造成的假象。就拿现在尚东城的情况来讲吧,不也得是尚书大人与林大人密切合作,才能熬过这么久嘛。”
“师爷谬奖了,还是全仗尚书领导有方。”突如其来的恭维把武官搞的不太好意思,嘿嘿嘿傻乐了几声,不过也很开心师爷能这么讲,紧张时刻难得的轻松。
“林将军,尚东城,除去北面的城门,三面山真可以弃守?”尚书明显有些不满意师爷的恭维,给将军浇盆冷水。
“三面山山顶去城墙足有百米,想要在山上驻扎,一是从城内侧很难往上攀登,除非绕到城外找山缓处登山,我们士兵出不去,直接攀还没有人有这个本事;二是城防紧急,真的也分不出兵马去山上驻扎了。”武官也要让书生见识一下什么才是对地形的理解。要不然书生们总以为打仗就是在地图上画画线打打嘴炮,没有对战争每一处细节的了解就想在营帐里运筹帷幄还不如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武殿的神灵上。
“艾格砸洛,一格匝洛,可之。”嘈杂的蛮人叫喊声传到了北城头上,刚刚还在阴凉处的士兵们,全都机警的站起身,握紧了武器,向南边望去。
“尚书大人,不好,看来你一语成谶,这群蛮子真的从山头攻进来了,快去找地方避。”危急时刻将军还是有书生不具备的勇气的。
“避,这么小的城,何处能避啊,郭靖快来救我。”尚书的大脑沟回被对面异族的呐喊给抹平了,守城一月有余,这是头一次近距离面对随时会到来的死亡。对面的呐喊如同黑白无常的叫魂,叫的尚
喜欢墨江朱湖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