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人性(三)
一、空气即是灵魂与精神
难道灵魂与精神真的不存在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哲学的起点说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哲学的起点是什么?哲学研究的根本内容是什么?
哲学创立于苏格拉底,其核心内容是研究人、人性、人格等,也就是哲学是从“了解你自己”开始学术研究。哲学是抛开自然科学而独立研究人的一门学问,也就是说凡涉及自然科学的学问都与哲学无关,那么,这就是问题了,这就涉及到哲学的根基来自哪里?也就是说哲学的理论框架是什么?如果说哲学不依赖自然科学作为理论基础,那么,哲学的根据是什么?
现在哲学家与理学家们都愕然横亘在科学家与生物学家面前,被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吓到了,不知道如何面对科学家与生物学家对灵魂存在的质疑,哲学们迷惘了。
其实这正是问题的根究,说明哲学家们的方向迷失与哲学家忘记哲学的根究有关。哲学本身就不是正面面对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问,哲学的根基是抛开科学与自然科学站在客观的位置,用抽象的思维专一研究人性的学问,这其中自然包括生物学。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只研究人类意识形态立足于何处的学问。
近代科学家们却将现代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哲学,力图用科学原理来证明哲学原理,这是不是有越蛆代庖之嫌呢?
比如,近代科学家们力图用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来证明哲学所认识的灵魂与精神存在于宇宙的道理,也有科学家以恒星坍缩产生黑洞来证明哲学已死的道理。其实这都是科学家误读了哲学的精神才产生的结果。
在量子力学中由于观测对某些量的干扰,使得与它关联的量(共轭量)产生不确定性。这一理论打碎了中国的《易经》事物在一个体系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有二进制变化规律,并按运动方程演进,运动方程决定物质体系运行状态的力学量,事物存在有规律运动的确定性的这一理论概念,因此,这一理论打碎了《易经》对任何事物都可以作出确定的预测的理论体系。把《易经》打回到原形。确定了《易经》缺失灵魂与精神存在在理论上的悖谬性,也为坚信世界存在灵魂的人找到了口实。
其实,哲学的确滞后于自然科学,随着人类进化,人类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巨大,自然温度每上升一度,人类进化就有可能跃进三百年,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也会跃进一大巨步,哲学也会坍陷一大片理论基础。但是,最终人类并不会消失在自然科学的跃进与哲学的坍陷上,而是消失在自然气温的变化之中,就象恐龙消失于气候变暖一样,人类也会在气候越来越暖中消失。人类出于自身的理性,在恐惧的理性中不会自己消灭掉自己,这也是理性不死,永远随人而行的道理。无论你多么厌恶理性的贪婪,多么痛恨理性的**的无耻,你永远也无法摆脱理性的魔法。即便是人类制造的原子弹足以将地球毁灭一万次,人类也无法将自己毁灭掉,因为人性的本质是善的。
其实这一切根本的原因就在地球的大气中,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大气才是哲学起源的根本。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皆存在灵魂与精神,而这一切有生命的生灵的灵魂与精神都蕴藏在地球的大气之中。也就是说空气就是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生灵的灵魂与精神,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就是一切有生命生灵的灵魂与精神的载体。也可以说,空气即是灵魂与精神,灵魂与精神就是空气。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生命是从呼吸到第一口空气开始的,生命结束也是呼吸完最后一口气结束的。生命因子经呼入的空气进入肺脏,再由肺入脾,统摄心血,向人体周身进发。空气夹带着人类的灵魂与精神,击活生命体征,开始人性的生命历程。空气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切实存在,并且你永生都离不开它,它就是你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你生命的重要含义。正如《易经》:不易、易变与变易三大规律一样,你只有选择应变,而无法选择不变,因为,一切事物皆是运动中的,不变亦是变,变亦是不变。“道非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灵魂与精神不但存在,并且就存在于你的眼前,你每时每刻呼吸到的空气就是你需要知道的灵魂与精神的第三方凌波罡风之物。
你活了,因为你呼吸到空气,你死了,因为你吐出最后一丝空气。因此,由于光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人的意识也就随着光的波动和微粒回归浩瀚的宇宙。
二、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要反复重复灵魂与精神存在的话题,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关系到哲学的生死,以及人类的文明进步。现代哲学横亘在科学遗产之前,无法逾越前人理论的鸿沟,以致于造成思想上的断面,出现裂痕与倒退现象,整个世界都处于思想横亘的边缘,呈现后退的迹象。
“如果波函数没有坍缩,则它必定保持线性叠加。电子必定是左右的叠加,但在坍缩现实世界中从未观测到这种现象。”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皆是我们大脑的反映,是事物影像叠加的产物,影像的放大或消失皆是波函数的坍缩与没有坍缩,量子中的波粒二象性是粒子或是波动,取决于观察者,而非量子自身
喜欢经伦论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