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何来“宁教我负天下人?”
《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擒。后来县官陈宫不但放了曹操,而且愿意“弃一官,从公而逃”。在逃跑的路上,发生曹操屠杀吕伯奢一家的惨剧,曹操便于此时说了这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话,便招致天下人怨恨,背负起狠毒、寡情寡义的千古骂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天下人不放在眼里。宁可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辜负自己,为了自己不惜以天下人为敌。但是曹操真的如此狂妄、歹毒吗?我看也不一定,于此,有关这个故事以及与这个故事发生的有关背景、如何解读这个故事以及曹操的性情,都值得我们多问几个问号。为此,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一、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怎样看待这句话的真实性、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1、从史籍看,这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从史籍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分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史书没有记载,一是没有详细的记载。
《三国志》,就没有记载这件事。《三国志》,这是一本较为严肃、谨慎的史书,陈寿的历史观是较为公正、严肃的。他没有将这一件事写入史书,说明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最少陈寿认为不值得写进史书。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了三处史料,分别是《魏书》、《世语》和孙盛的《杂记》。这三本书对此又各有说法。《魏书》认为曹操之所以要杀吕伯奢一家,是因为其子与客人准备共同劫杀曹操,抢夺其财物。从这一点看,曹操是正当防卫。《世语》的说法是“太祖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意思是曹操因为刺杀董卓未遂,而被董卓通缉,成了惊弓之鸟,因此而草木皆兵,怀疑这些人要谋害自己,而先下手为强。孙盛的说法较为具体,他在《杂记》里这样写道:“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这里将曹操杀人的原因交代清楚了。是听到了食器声,以为是要谋害自己,所以动手杀了这家人。以上三种说法共同点是肯定曹操杀了人,说法不一的是杀人动机。杀人动机不同,那么对“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按《魏书》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正当防卫,所以,杀了吕伯奢一家,曹操没有负罪感。既然没有负罪感,就没有可能说出那么一句充满自负的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世语》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怀疑对方要谋害自己。正因为是曹操怀疑吕伯奢一家要谋害自己,所以,曹操是先发制人,才杀了吕伯奢一家。杀了人之后就走了,这一走了之,没有发现杀错人,也不会感到有负罪感。不感到有负罪感,所以也没有缘由说出那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孙盛的《杂记》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杀人后,又发现自己杀错了人。那食器声并不是为了图害自己而响起,而是准备杀猪犒赏自己而响起,由于自己发现杀错了人,而且是错杀了恩人,便不安起来。为了掩饰不安,才随口说了这句让世人寒心的无情无义的狠话。
2、从故事背景看,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综上所述,即使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只有孙盛的《杂记》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与过程,曹操才有可能说出这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我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从故事背景入手。
如何从故事背景入手呢?我认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曹操的身世背景,二是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三是说这句话的背景。,为什么要从这三个背景切入呢?
首先曹操出身宦官之后,而且是来历不明的宦官之后,这个出身背景与好友袁绍的四世三公显赫家庭背景相比,曹操有自卑感。二是当时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曹操当年年轻气盛,敢作敢为,有正义感,不畏权势。尽管刺杀董卓未遂,他不气馁,而是“吾将归乡里,发假诏而号令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此时的曹操依然自负自信。三是说这句话的背景,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而不安,为了掩饰不安而说出这样一句狠话,实际上是胆怯的表现。
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看,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当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由于自卑的身世加上逃命时惊魂不定的处境,再加上固有的几分善良的人性,因而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便由此不安而胆怯,又由于自己年轻气盛而不愿在一个崇拜自己的好汉面前表现自己的怯懦,便故意表现出自负。所以,这就是当时由于曹操的处境决定了曹操的心态,在自己明知错了的情况下,由于自己有负罪感而不安,又因为还残留几分人性而胆怯,再加上自负,不想公开认错而且还要故意显示自己强大,便有了这么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么一句搪塞自己的窘况而又显得几分色厉内荏的狠话。
3、从故事的主人公看,这个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曹操。除了曹操之外,还有一个见证人,那就是陈宫。陈宫在《三国演义》里应该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为其单独立传,只是在吕布的传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