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一对一错的两件事放在一起,意在从三个方面说明张昭大事不含糊。第一件事面对曹操的进攻主张归顺曹操,反对主战。结果证明张昭错了,受到了孙权的白眼,但张昭知错认错,在真理面前低头。他在错误面前认错改错,但不改辅政大臣的责任心。向真理低头,不向权势低头。第二件事,在对待派遣使者出使辽东这件事上,仍然执着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读书人只认真理不认权,不附势的良知。面对大是大非,不含糊,不屈从权势的呵斥和恐吓,表现了读书人的社会担当。
人说吃一堑长一智,张昭在赤壁之战这件大事上反对错了,受到了孙权不公正的待遇。他虽然吃一堑,,并没有因此长一智,在对待出使辽东这件事上仍然固执己见,表现了读书人有主见,敢负责,忠诚,耿直的秉性。
第三、处事不黏糊。
张昭在日常工作中办事有分寸,处事有尺度,特别是在对待国家尊严,荣誉,对待君臣关系上,尤其显得明智,得体。现在举两件事作说明。
事件一、魏黄初二年,魏文帝曹丕派使者邢贞授予孙权为吴王。邢贞进入孙权的王宫大门时,不下车。张昭对他说,礼贤上没有说可以对人不恭敬,法令上也没有说对谁可以不惩罚。您竟敢妄自非大,难道认为江南力量微小,没有一把杀得了你的小刀吗?于是邢贞急忙下车。在这件事上,表现了张昭处事不黏糊,在大是大非上,在强者面前,在所谓的尊者面前,张昭深明大义,为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打击对手的傲慢与无礼,勇于挺身而出。可贵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那种智慧。称赞的不仅是那一份智慧,更多的是对国家的挚爱而表现出来的担当与忠诚。这件事,《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上都有记载。
事例二,《三国志.张昭传》中海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孙权曾问卫尉严畯:“你还能记得小时候背诵的书吗?”严畯因而背诵《孝经》中的“仲尼居”一节。张昭说:“严畯是个见识短浅的书生,我请求为您背诵。”于是背诵《孝经》中的“君子之事上”一节。大家都认为张昭知道在哪个场合背诵什么内容。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张昭知道哪个场合背诵什么内容呢?我们读读《孝经》中的“仲尼居”与“君子之事上”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了!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必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仲尼居”是老师教育弟子的内容,显然不适合当时的场景。而“君子之事上”是讲一个有品质的人应怎么对待自己的上司,显然适合当时君臣身份。张昭背诵这一节“君子之事上”更好地体现张昭对孙权的忠诚以及表达了孙权当时不便说而想说的心事。办事得体,不但切中当时、当地、当事、当事人等几大要素,更适合当时的社会道义。
相对张昭尽职尽责的辅政责任心,孔明之于刘禅的辅政也有个显著特征,那就是玩弄权术。下面我也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以“管制”代替“辅佐”。
相对张昭小事不马虎,尽职尽责地忠诚辅佐,孔明是玩弄权术,以刘禅无能为由,将刘禅关在皇宫里,以管制代替辅佐。孔明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刘备对他讲得很明确,“若嗣子可辅,辅之。”突出的是一个“辅”字,而孔明之于刘禅,突出的是一个“管”字,而且是派心腹董允将刘禅看管在皇宫里。刘禅在皇宫里一呆就是十三年,直到孔明去世的第三年刘禅才开始走出皇宫。按《三国志.后主传》记载,于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后主至湔,登观坂,看汶水之流,旬日还成都。一个十七岁的青春少年,在皇宫里一呆就是十三年,由青春少年呆到而立之年,可见孔明的良苦用心。要不是孔明去世,刘禅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皇宫里还不知道要呆到牛年马月去!相比于张昭连喝酒,狩猎这样的小事都要注重从帝王的角度加以引导、培养,孔明的辅佐哪里有忠诚可言,哪里有辅政可言?孔明是将刘禅当作一只动物扔进了笼子里圈养,使他与外界隔绝,让他蜕化,任其自生自灭。这是第一,以“看管”代替“辅政”,以“看管”取代了刘禅的理政资格。
第二、以“”代替“辅政”
张昭之于孙权是站在教练的角度上指导,训练孙权去怎么执政,而孔明是坐在相父的角度上,不让刘禅亲政,而是“咸决于亮”的。也就是孔明表面上不敢“君可自取”,实际上孔明以刘禅无能已“君可自取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