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本单元的课文,有的写童年趣事,有的记述少年读书生活,有的展示少年立志成才的道路,都是说的真话,抒的真情。这些课文,字字句句拨动着你的心弦,你一定会受到感染,珍惜人生最可宝贵的金色年华。”
这是语文课本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的开篇,也是胡老师让大家集体朗读的一段话。
大家读完后,几乎都没有什么感觉,方维却是感慨万千。小时候不懂啊,这金色的年华就在懵懵懂懂中过去了,稍微长大后回想少年时光时虽然想不到多少具体的事情,但是一想就有种眼泪要流下来的感觉。
韶光易逝,年华不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舍昼夜。
方维同时也感激着上天给了他再一次机会,让他回到这金色年华,再次重温。
胡老师在这朗朗书声中也受到了触动,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看着底下的学生们,真是年轻!不由感叹:年轻真好啊!
胡老师没有按照课本上的文章排序走,而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第二单元第一章从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开始。
“本文作者田晓菲13岁的时候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了,这篇文章是她为了纪念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而写。那时她才16岁,已经是大三的老生了。她是如何与北大结缘的呢?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北大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
“大家先带着这几个问题把全文朗读一遍。”胡老师从讲台上下来在过道之间走动着,看着学生的同时也朗读着课文,回味着课文,同时也回忆着青春。
“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缘。”尽管方维仍然记得这篇文章,但是当他再次读到这句话时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大家知道的大学似乎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一旦有人调侃孩子,似乎只有这固定的一句话:“长大后是去上清华还是北大?”
孩子就因为这两所学校选哪一所纠结了,是去清华还是北大?
十几年后这个问题就风靡网络了,因为事实证明,当年想多了……
如果放在前世,方维读过去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方维还是有一定底气的,至少他觉得通过6年的努力,北大或者清华并不是梦。
虽然方维前世读的国字头开头的大学,还是部属院校,可是在农村并不为人们所知,他们认可的可能就是北大和清华了。方维记得有一年镇上有一个人考上了南大,在全镇造成了轰动,多少年来只出了这一个名校的大学生。
方维并不是那种非常聪明的人,不过通过努力,未来可期。
方维继续读着。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这是最著名的一句话了,也是老师们对于学生最老生常谈的话了。
“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
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我只要像当初一样,在老朋友般的三十五楼下小立片刻,那么我相信,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方维细细品味着、欣赏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不满16岁的小姑娘写的文章。
方维今年正好十三岁了,田晓菲在十三岁时遇到了北大,那么他自己十三岁时呢?
方维抬头看向天花板,羡慕田晓菲,即使自己重生一次也根本做不到她这样,人与人之间果然不能比。
“不,能够重生已经是上天给我最大的际遇了,在我十三岁的时候,与田晓菲一样,迎来了自己的际遇!”方维读完文章后沉浸其中有些着相了,不过一会儿想明白了就恢复了清明。
“有这样的际遇已经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了,还是回归本心,做回自己吧。”
这时,胡老师看大家读得差不多了,就鼓了鼓掌,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讲课。
“大家读完课文应该对于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么之前提的问题我现在就不问了,我们在课堂中慢慢开始。”
“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作者,文中提到的就不说了。她在大学毕业后,又读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又去了哈佛大学,获得了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
“说些题外话啊,你们中间以后要是能出个上清华北大的就是我一生的骄傲了!”
胡老师丝毫不知道没有多少年后,这
喜欢重温之如歌岁月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