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宾馆一处宽敞明亮、环境清幽的会客厅里,汪铎教授召集众人点评课业。
“你们所写的《中山国简史》,我都认真看过了,基本上大同小异,跟博物馆对中山国的展览介绍差不多,这可不是治学的好作风。我们研究历史就是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实证精神和怀疑态度。历史是人来写就的,难免由于各种原因,会针对某人某事加以诋毁或粉饰,或者以讹传讹。手头可资查证的文物证据不多,那么在有限的典籍中旁征博引、比较筛选、勤于思考就是正确的态度。所以,研究工作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时难解作为悬疑亦可。”
大家先是沉默不语,然后称是。“老师说得对,我们今后一定会踏踏实实地端正学风。”
汪教授和蔼地说道:“昨天,我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山国君姬舋歌颂伐燕功绩、告诫子孙日夜小心、警惕敌国的重器,为什么会出现在其墓葬之中呢?你们谁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昕同学:“老师,我认为是中山汇同齐国伐燕不久,齐国在压力下从燕地退兵,赵国拥立的燕国新君很快就发动了反击中山国的战争,夺回了失地,期间燕国很可能还得到了赵国的出兵援助。中山国拓展的数百里地域得而复失,甚至自身原有的国土被燕国、赵国攻占了不少,自然也就没有脸歌颂伐燕侥幸取得的短暂胜利了,因此这些铜器才被中山君舋(cuo)带入地宫。这跟清道光皇帝失地于列强、自感愧对祖宗,叮嘱后人为其设立无字功德碑一样。当然咸丰最后还是给他补上了。同样道理,中山舋之后的太子姿继任之后,在那件铜圆壶的铭文中歌颂了先王生前的功绩。”
“赞同此议。”
汪教授:“中山国是由周王宗亲姬姓鲜虞部所建立,地处太行山麓,虽然属于北狄,但它也是与中原文明同根相生的一枝。中山国春秋时期就有记载,列强环视欺凌、几番浮沉,最终被推行胡服骑射后的赵武灵王灭国。大家还记得中山狼的故事吗?”
女博士生张涵韵:“东郭先生在中山行走,遇到一条被猎人追赶的狼,狼说:“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躲过这场灾难吗?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东郭先生帮助了狼,不告诉猎人狼的去向。后来,狼跳出布袋咬死了东郭先生。---莫非这个中山狼就是指的中山国,含有贬损之意?”
汪教授:“正是,故事里提到的猎人就是晋国大夫、赵简子赵殃,他为什么会在中山国狩猎呢?”
张涵韵:“晋国屡次入侵中山国,攻灭过中山好几次,但每次都复国。中山国还反击曾经大败晋军、俘获过晋国大夫观虎,后来赵简子曾领兵数次攻入中山复仇,故事中讲的历史背景应该就是晋伐中山。”
大家鼓掌赞许,张涵韵站起来向同门师生们鞠躬致谢。
学生章涵提问:“老师,中山国那个有名的相邦司马赒zhou,是不是就是司马憙xi?后世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又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这里说的就是司马赒嘛。
汪教授:“同姓不同字,不能这样武断。因为没有人知道中山国历史上在司马赒之前,中山国还有没有另一位姓氏司马的相国?汉代也有一个著名的将军叫做司马憙。不少书上说到司马迁的先祖是秦国将领司马错,司马错有个叫做司马靳的孙子,秦昭王赐死。司马迁提到一个同时代的秦国将领司马梗,司马靳和司马梗是不是同一个人物,也有争议。”
博士生李昕:“司马这个双姓与司空、司徒、尉迟、夏侯、上官一样都是官职吧,看来司马迁的家世比较显赫。”
汪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姓氏应该是起源于氏族部落的名称,传说南方祝融八姓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左传中记载晋八姓为栾、郤、胥、原、狐、续、庆、伯,如今有些姓氏已经湮灭了,它们基本上都是君王赐姓、以部族居住地或封地为姓、以官职为姓等等。司马史载是西周始置,与司徒、司工并称三有司,掌管军事。最早古代姓氏就是族徽,象征着有功绩、爵位。不是所有人都有姓氏,很多底层民众只有一个名字。----还有古代对于妇女的歧视,女子在父母家一般是暂时跟随父母姓,但并不算正式有姓氏,只有出嫁了才随夫姓。婚字即为女氏日,就是女子有了姓氏的日子。另外古代因为各种原因改变姓氏的例子也不少。”
学生赵爽说:“传说中山国君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羊羹没有分给自己,司马子期一生气便跑到楚国去了,还劝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时中山君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武器跟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一壶熟食给他吃。他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了两个勇士。”
汪教授点评道:“中山国并不与楚国接壤,它起初是夹在晋国、燕、齐国之间的小国,国土面积应当是比卫国
喜欢大秦帝国风云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