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士族世官
心中虽是如此想,但赵灵吉必须支持夏正平,因为眼前的殿下,将是大夏的希望。
不过,赵灵吉还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旋即道:“殿下,您初来永昌,对这里的士族不熟悉,不如考校诸官的事情,交由我来去做吧!”
“赵叔此话,正合我心意。回头我写一份帛书,交给您,您只需按照我上面所写的方案,便能够选拔出我心中所想的优秀子弟。”夏正平如此说道,“察举之后有考校,方才能够选拔出利国利民的好官!”
这一下,政事堂中的诸多官员,算是彻底明白了。优秀子弟,依旧需要茶举制来选拔,但察举之后,由郡守或者郡丞,来考校新官,看看优秀子弟中,有没有更加优异的存在。
夏正平的意思很明显,我虽然要重新选拔士族子弟做官,但我更看重的是考校结果。能力表现的越优异,就越能得到我这个郡守的青睐。也就意味着,越容易坐上司副的位置!
政事堂上的众人,又是奏了许多事,直至近晚,方才散去。
次日,赵灵吉依照夏正平所给帛书上的方案,对一众优秀士族子弟,进行了《夏律》的考校。
《夏律》,大夏神朝的律法,通晓《夏律》者,方能进入决曹、兵曹中担任官职,这是规矩!
当然,这是夏正平来到永昌,才定的这条规矩。在他心里,一个官吏,如果不能通晓有关于本职工作的律法和技术,那么他就是一个无能的官吏,不适合待在这样的官位上。
或许,永昌是个特例,但夏正平的灵魂,毕竟是现代人的。他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和知识,来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夏神朝,只是这个过程有点艰难,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一日的考校工作,到了晚间方才结束。
郡守府衙政事堂中,灯火通明,然而却只有夏正平和赵灵吉姜两个人。
夏正平翻看着册表簿子,上面记录了今日众多士族子弟的考校情况。他手中拿着沾了红色墨液的毛笔,在簿子上,不时的圈圈点点。
“本郡共计六十三名优秀士族子弟参加了考校,这一天着实废了一番力气!”赵灵吉拱手,“现在,殿下做事,要心中有数才行。我也听说过了,这些子弟的背后,都通着济州呢!”
赵灵吉这一番说,自然是要提醒夏正平,永昌士族的背后,可能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夏正平闻言,却是一笑:“取考校成绩前八名的,任司副!赵叔也不必忧心,方尽天下,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做官,不管是不是士族!”
大夏不论是朝堂,还是各郡各州,哪怕是军队之中,官职总数的九成九,都是由士族子弟担任的,剩下的才是平民百姓。即便是这些平民百姓,也大多数都由士族收买,依靠他们,才从察举之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弊端,士族把握做官的权力,而老百姓却只能仰望。其实就是世官制的一种表现,士族子弟,世代为官,平民百姓,终其一生,即便有大才华,也难以踏上官场一步。
所谓,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于寒门,这句话只是对于天下大乱的时候,才会生效的。
试问,太平之年,即便是草莽英雄,即便是寒门高士,如果没有士族的举荐,又如何拜将封侯,又如何纵论天下,挥斥方遒呢?
要知道,世官制本身,就断绝了太平之年,平民百姓走入官场,代理统治者治理天下的途径。
夏正平有着现代人的眼光,自然明白这种制度的弊端在哪里,阻碍平民百姓做官,使得拥有才华的民众,埋没于世俗里,于国于民,都是极为不利的。
明君之人,当取官于民,而不是取官于士。只是这种制度,自大夏立国之时起,就已经确定了,数百年的时间,早已经形成了“规矩”,不是夏正平一句话说改就改的。
归根结底,还是士族庞大,改革世官制或者说是改变选官任官的途径,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决不能一蹴而就。
但是,现在夏正平已经开始了,他从士族优秀子弟中考校选官,如果从大局上来说,并未触动永昌所有士族整体的利益;但如果,从平民百姓中选官,那就必须万分小心,一旦出了差错,夏正平就可能和永昌所有的士族对立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夏正平掌控不了永昌,恐怕还会被永昌的士族子弟,赶出这里。
夏正平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选择这种方式,来一步一步的改变选官任官的制度。
赵灵吉听到夏正平这么一说,大致能猜测出他的想法,沉思良久,方才说道:“大夏祖制,恐怕难以变革啊。殿下既然有这个心思,我也应当支持,但需要缓缓计较才行!”
“这一点,我自然明白。”夏正平点了点头,“先让这八个人上任再说,然后过半个月的时间,我随机亲自考校,那样子也能够了解他们实际为官的情形!”
俗话说的好,实践是检验才学的唯一途径,通晓《夏律》的人,未必能够胜任两曹的司官,但能够胜任两曹的司官,必定通晓《夏律》。
大夏灵帝,瑞和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初冬时节。
这一日,永昌的天空,天色朦胧之时,便已飘落起了雪花。辰时三刻,夏正平一身便服,带着已经训练完成的亲卫南山客,走出了郡守府衙。
今日,他要做的事情,极为简单,便装沿街巡查各曹各司理政
喜欢神朝演义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