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从汉朝开始就不断横行,虽然后来归附中原,但骨子里仍旧充满了反叛的因子,尤其到了晋王朝变得更加狂躁,稍不如意就叛逃,血性点的则制造几起恐怖袭击,打砸抢烧是惯用手段。
296年夏天,他们又要故伎重施了,这一次是因为晋王朝官员赏罚不均,匈奴部落酋长郝散的弟弟郝度元和冯翊郡、北地郡马兰羌部落、卢水胡部落相约一起发动叛变,决定自己掌管赏罚,将北地郡长张损斩杀,冯翊郡长欧阳建虽捡得一命,也被打得落荒而逃。欧阳建后来成了刺破混乱气球的那个人。
这些地方都在晋王朝的西北边疆,当时驻守在关中的官员是征西大将军赵王司马伦。
司马亮死后,司马伦成了晋王朝辈份最高的王爷,他同样是当朝皇帝司马衷爷爷辈的人,也同样并没有什么才干,除了疯狂地饮酒作乐,其余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虽身居高位,但处理政事应付皇帝这些事情都交给手下的人去做。
那个手下的人就是孙秀。
孙秀为人圆滑,长相俊美,而且很有文采,深得司马伦的信任,司马伦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
司马伦这种草包镇守国家的关键位置,出现叛乱这种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司马懿何其精明的人,但他的后代貌似蠢才居多,实在让人费解。
孙秀当然也不是什么忠臣良将,虽得司马伦的信任,但却并没有帮忙做任何有益国家人民的好事,全都是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也难免有时会得罪许多人。
雍州督导官解系就与孙秀不和,平时两人互相上书攻击,洛阳方面早已习惯,倒也不做追究。
但今年却不一样了,因为边疆大乱,朝廷肯定会追究原因,于是解系和孙秀之间一定会有人背锅,究竟是谁就要看天平向哪边倾斜了。
死里逃生的欧阳建不客气地将矛头直指孙秀,声泪俱下地向朝廷上书,声称就是孙秀的胡所非为使得胡人作乱,请求斩杀孙秀以谢天下。
洛阳的张华等人综合考量之后认为司马伦若是再在关中待下去,肯定会扯出更多的乱子,索性将他调回中央,改由梁王司马肜前往驻守。
司马肜是司马伦的异母弟弟,同是皇帝司马衷爷爷辈的人,也许是出于这个血缘上的关系,二人平日里很是亲密,因此当张华下令诛杀孙秀的时候,司马肜虽口头上答应,但终于没能实施,反而向孙秀透露了不少洛阳方面的机密,包括朝局走势和和地方的实力对比,这对于司马伦日后称帝有着不小的裨益,也让张华成了司马伦的头号仇敌。
张华与裴頠等人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家大计着想,贾南风一族则目光短浅极了,虽然偶尔会听从张、裴二人的劝谏,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听从利益的召唤。
司马伦很快抵达洛阳,孙秀早已摸清了形势,力劝司马伦好好巴结贾谧、郭彰等人,以此来取得皇后贾南风的信任,而有了贾南风这座靠山,其他人自然归附,即便不归附也不会造成威胁。
本年8月份,雍州督导官解系镇压叛乱未果,一时间秦、雍两州的氐人羌人全部加入到叛乱的队伍中,氐族部落酋长齐万年被拥立为帝。
齐万年仿佛在冥冥之中担当起了引导混乱的灯塔,虽然他只做了两年多的皇帝,但这明显已经刺激到了其他的异族,在他之后的异族皇帝层出不穷,十六国时代即将到来。
当年孙吴的金不换周处,就是在此时被当作炮灰推向战争的前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兵败被杀。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梁王司马肜对于西北的叛乱无计可施,只是一味地占用朝廷拨给的资源,悠闲自得,丝毫不将国家安危放在心上。张华对这一局面十分忧心,一次在朝见贾南风时偶然提到了当年在诛杀杨骏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孟观,顿时心花怒放,破氐贼者就是此人!
299年正月,积弩将军孟观不负众望,在中亭大破齐万年的军队,将其生擒,氐族叛乱正式平定。
但齐万年引发的连锁效应却远没停止。
就在氐族暴乱的当年,同族中避祸的杨茂搜率领四千多家部众回到老家仇池,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建立前仇池国。
晋王朝的扬烈将军赵廞也是在这一年被调任益州督导官,负责征调益州、梁州的军队和粮草,帮助雍州讨伐氐民族的叛乱。后来他收留了流民李特兄弟,并自立为帝,李特则是十六国中成汉政权开国皇帝的老爹。赵廞虽然只嚣张了一年,但李氏成汉政权却在乱世之中屹立了四十余年,是一支绝对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就在形势已然如此严峻的情形下,洛阳的贾南风非但不能收敛自己荒诞的行径,反而变本加厉一次次地刷新道德的下限。
御医程据年轻有为,风度翩翩,贾南风时常邀其在宫中作客,还有些侍卫将领但凡有些姿色都难逃她的魔爪。渐渐地对宫里的人审美疲劳了,便开始物色宫外的美男子,但她毕竟是皇后,所以难免会多走些弯路,不能够像微服私访的皇帝一样随便临在路边临幸自己的相好。司马炎的妃子赵粲不失时机地向贾南风献计献策,以此换得宫里的地位,于是就有了竹蒌偷人的故事。
那段时期在宫外经常有一个老太婆在路边闲逛,碰到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就上前搭讪,然后谎称女儿得了怪病,经过大师指点需要年轻的男人悄悄到她家里走一趟就能把晦气邪气赶走。一
喜欢怒海滔滔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