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袁绍会这样做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作为一个大势力的掌舵者尤其是要做好,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别以为袁绍刚愎自用、经常不听田丰的真正有用而合理的劝告,他就真的是一个头脑昏聩的昏主,其实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他出身背景给他在各方面带来的极大便利,尤其是在招揽人才的便利、以及那不可否认的一点儿气运的因素之外,他本人也是一个很有卓见和能力的人,而很多时候不听从并非都是因为不喜,多时候却是迫于奈。
从性格上来说袁绍并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刚强,大多数时候,他其实都还是愿意听从手下谋臣武将门的建议地,可似乎就是因为之前的意见听多了,日积月累下来就出事了。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看法、一套意见,原本只是作为参考,现在却开始影响决策了。
袁绍是他们的头没错,却不代表他能够肆忌惮由着自己想法来,这就是因为他性子里的那种犹豫在作祟,到头来却培养了手底下一群争锋斗角、矛盾不断的人,而且都还是些顶重要的人,或者是重要谋臣,或者是心腹武将,而且毕竟在拉帮结派之外,他们也的确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在袁绍确立今日地位的过程中都有所贡献,这些功劳是法抹杀的。
或许是因为出身世家之故,其实对于他们这些行为袁绍倒没有多大反感,主要还是从小就身处类似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于他们的心思多少都能够感受到一些,不过他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他现在毕竟还只是一方诸侯,而非是一朝天子,不同的人、不同身份不同地位,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态度自然也不能相同,以他现在的身份势力来讲。手底下人闹腾的“规模”着实是有些过了,而偏偏他还没有意识到,别谈去制止,或者说以现在的形势其势已成,想要制止对他都不容易了。
他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去思考如何平衡这各方矛盾,若是做不到别说要发动一场战争了,他就算是要下打一场命令到底下去。恐怕也是很困难地。
这说起来也是一种现实,所以说到底一个势力强不强大,与人多人少真地没有决定关系,就像是那句著名的一个和尚打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当然只要协调得好够发挥出人多的力量来,这也自然会成为一件好事。
从这点上来看。袁绍显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舵主”。
不过袁绍自然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地,他向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倒也没什么好奇怪,而他现在心中百感交集,过了好一会儿,甚至是又在榻边那酒案上抓起了另一个酒杯斟满然后再次连喝了几口酒之后,才算是稍微清醒冷静了些。自我安抚一下情绪,不得不说比之当初在雒阳的时候,现在的袁绍还是有所成长和变化地,就比如说性格上虽然因为野心的暴露变得刚愎自用,但遇见大事能够始终保持沉着稳定,就不是以前那个总觉得要生活在家族的庇护之下的袁氏俊才可比的了。
蒋奇来的时候已经探知敌军踪迹出现在了半里地外,按照从西北城门处到他这府邸之间的距离,哪怕是骑乘马而来花费时间也不短。这些时间足够吕布军完全推进到城墙外了。
“呼!”吐出一口浊气,袁绍望着蒋奇道:“领吾去西北城门,吾倒要去亲眼看看,这吕布是否真身亲至?”
……
“吕奉先!”
在邺城高大的城墙之上,倚着城楼边沿这一角,袁绍居高临下,一眼就看到了高坐在赤菟马上。头戴金盔、身披百花袍、五蛮狮子铠、手中方天画戟威风凛然不可一世的吕布,原本还能维持平静的脸上立刻变成了咬牙切齿,额头两边青筋都要暴露出来一样,看样子如果他这时候手上有带剑的话。恐怕是要第一时间拔剑出鞘冲下城楼冲出城门去,跑到吕布面前将对方大卸八块才能以泄心头之恨。
如同他之前所想的,不仅要算上蒋奇从城门处到他府上的时间,还要再算上他和蒋奇到西北城门这儿来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完全足够吕布大军自城外半里地外推进而来还绰绰有余了,所以现在袁绍所看到的,就是虽然都是与袁军一般的装束、甚至其中的确能够看到几个不算太熟悉的熟面孔,想来便是被吕布军裹挟而来的雁门三郡的降军,但却打着一面大大“吕”字旗号的数千骑兵,而看最前面那一个,不是吕布又是何人。
算起来,这已经是袁绍印象中第三次被吕布羞辱了,第一次自然是癸酉之宴上,而且严格来说那一次受辱的是袁槐,但在此之前袁绍可是在宴会上对着董卓“耀武扬威”了一回,然后昂首扬长而去,说起来吕布的舞戟是董卓对袁绍的报复,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第二次自然就是讨董联盟与董卓西凉军的战争,从虎牢关到偃师城,从独战联盟军群将到火牛阵退敌,这是吕布表演的舞台,也是他真正扬名天下、扬威天下的开始,但对于作为联盟盟主的袁绍来说,这就是一次次的打脸,而且是接连不断,让袁绍的脸都要肿起来了。
至于第三次,自然就是现在了,哪怕吕布也是刚刚才看到他,甚至连话都还没开始对他说一句,但他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以这样一副耀武扬威的姿态,怎么能够不让因为出身名门一向心高气傲的袁绍恨得牙痒痒?
要说起来,除了讨董联盟时期当时两人遥遥对望过,这还只能算是
喜欢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