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昌龄是一个发须都有些发白的文官,他低着头,走到蔡京的面前,拜道“见过太师。”
蔡京看着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孟昌龄,你可是在工部为官?”
孟昌龄点头道“多亏了太师记得。”
蔡京笑道“我这几日有些忙,到今日小儿才告诉我你寻我有事,听说是大河的事情,说说吧。”
孟昌龄从袖口中掏出一个奏折说道“请太师过目,
蔡京拿过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回忆黄河的情况。
黄河,乃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但这位母亲的脾气一直不太好,从共工治水、大禹治水开始,华夏民族和黄河的较量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一直到汉代明帝时期的王景,花费百亿国财,修建千里大堤,保住了黄河八百年的太平,但到了宋代,因为泥沙的不断堆积,黄河决口越发频繁,甚至还慢慢开始改道,时值宋辽签订檀渊之盟,辽国的还没被驱散,一个叫李垂的士人写了一篇文章,认为黄河河道会持续北移,最后会流入辽朝境内,契丹人便可顺流而下,黄河天堑不能再护卫开封京城。
一开始人们对这样的观点还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但接着,景祐元年、庆历八年,黄河两次改道,向北翻了个身,的确就是稍微翻了个身子,也就几里吧,但这样的趋势使得全国都人心惶惶,于是全国上下都言治河,而治河的核心思想便是让黄河不再北移,先是想引黄河改道六塔河东流,结果六塔河决堤直接冲废半个河北,河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定州,仁宗年间兵额十万,六塔之役放完大水,神宗重造兵籍后只有兵额两三万了。
仁宗的治河宣告失败,神宗上位,王安石变法,决定继续把黄河改回旧道,结果使得黄河夺淮入海,大灌四十五座郡县,光良田就被淹没了超过三十万顷,使得黄河下游水系彻底崩坏,这一次的大洪水,差点把在徐州的苏轼都给淹死了,更是给后世的人留下来了超级大难题,便是治理黄泛区
神宗的变法治河也宣告失败了,哲宗上位,这一次,他决定要收拾他父亲留给他的烂摊子,要让黄河流回故道,可是黄河故道的河床已经很高了,这一次引流,又造成了大决口,而之前提过的定州,在徽宗即位的时候的兵籍,只剩下不到万人。其余的,全部喂了鱼虾。
到了徽宗时期,黄河依旧是时不时的决口,河北山东等地深受其害,而北宋朝廷每年在治河上要花费的钱财也数以百万计。就是因为有这些故事,蔡京看到孟昌龄要说黄河,便高度紧张了起来。
看完孟昌龄的折子,蔡京舒了口气,原来孟昌龄并不是要全面的治河,而是要选一段引流,然后在河上修建浮桥,当然,这样做虽然没有全面治河花费那么大,依旧不可小视,蔡京问道“大河建桥,千古未闻,你先说说,为何如此做,有什么好处,要多少人工,多少钱粮。”
孟昌龄拱手说道“太师请容我详禀,我选的位置乃是安利军附近的大伾山,大河自大伾之东而来,直大伾山西而止,数里方回南,东转而过,复折北而东,则又直至大伾山之东,地形水势,迫束相直,如我等可以将大伾大山及东北二小山打穿,使得大河分为两股而过,再合为一股,如此,以此三山为梁柱,此浮桥可与国同休,且比选址他处省费数十百倍,如有此桥,河北负担必当大减,太师深明经世济国之法,想来明白,至于花费,大概需要十万民夫,两百万贯钱方可造成。”
蔡京眯眼拍案说道“好,这件事你再细细琢磨一二,过几日上朝,便先跑出来给众人听听,此事若是做成了,我大宋便是自开天辟地第一个在大河上造成永久浮桥的国度,官家必然欣喜,但我丑话先说到前头,这事情万一你办砸了,白耗钱粮,呵呵,沙门岛的风景,据说好的很呢!”
孟昌龄喜道“多谢太师成全,请太师放心,下官以全家性命担保,此举必将功成!”
蔡京点点头,让孟昌龄离开,蔡绦等他离开后说道“爹爹,此事真的可行吗?在大河上造桥,千古未闻啊。”
蔡京抚须说道“不管可不可行,这样千古未有的事情,官家必定会感兴趣,而且真的做成了,却也是造福一方百姓啊。”
过了几日,让无数人盼望的大比的日子到来了,姜德看着和后世高考差不多场景的考场,摸了摸鼻子,没想到到了这个时代,居然还会走上这一遭。
“小郎君,一切小心。”李师师带着面纱,帮姜德整理了一下衣服,姜德笑道“放心吧,许先生这几日可是帮我好生温习了一遍。”
宜封奴道“就是,姐姐,你别担心,我们的德儿弟弟可是个才子呢,你看他拿出来的那些本子,哪个不是被众人推崇。”
李师师摇摇头说道“这科举之事,哪里有人敢保证的呀。”
“开始入场!!”几个衙役大声的叫着,考生们开始拿着凭证开始入场,由于此时还没有照相技术,所以专门有几个识认官在认人,他们的手中有之前就拿到的考生信息,上面有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相貌等信息,而相貌往往是从皮肤颜色、胡须、眼睛大小等等来形容,每年都会有几个因为胡子变长、皮肤变黑而被抓出来,怕他们是捉刀的而不许这些人考试,这使得这些举子每次大比前都要小心的保持自己的身材外貌,防止不让考。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还没有枪手这个说法,而是叫捉刀人,其
喜欢风起大宋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