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现在文瑞也有了私心,面对老皇帝的问题就有些踟蹰。
第100章 第 92 章
看出他犹豫,政德帝就觉得大儿子向来强硬的作风莫非要应那句失道寡助,不由又催一遍:“莫非你不愿?”
老皇帝这句话问的并不咄咄逼人,反而透着一股子好奇的意味。他身边所有人中间,也就是这个外甥他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文瑞没有什么野心。虽然这一年里头好像跟二皇子走的有点近,但大皇子那头关系也没听说有不好的,这一碗水算是端的很平。
当然他也多少有些耳闻,文瑞私下里似乎有什么动作。但是带消息回来的人并不能拿出真凭实据来,也就不好在老皇帝跟前多说。这么一来,老皇帝所知也有限,倒还真没想到文瑞内心里已经倾向了二皇子。
听到他大舅催问,文瑞只能回答:“这个自然不是,只是……”
“只是什么?”
文瑞眉头微蹙,一想到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就有些犹豫。平心而论,其实他做这些事也未见得能比张静老辣多少,但是为了两人的未来,也许也是时候做些狠心事了。说来这事儿要不是文谙本身也有问题在里头,别人也拿不到他把柄。
“这个,”文瑞话没说出来,先来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揖,并且腰弯下去就没再直起来,“侄臣并无根据,不敢妄言。”
老皇帝一听他这个调调就觉得后背有些发毛,这明显接下来的多半不是好话,但是他也不可能说“那咱就干脆不听了吧”。毕竟未来的皇帝,决定的是这个朝代的走向,他可不希望自己打下的天下,在儿子手里就葬送了,始皇帝那样的,太让后世人纠结了!
“不妨,文瑞你但管直言,今日此时此地所说,只你我甥舅之间私谈,谁个敢拿来当真。”
你要说什么也掂量下,不好听的我未必会听!
老皇帝的画外音文瑞自然是听得出,只不过他要说的这话,只要话出口,鼓膜着老皇帝是怎么也不可能听不进去的。
“既如此,侄臣斗胆。”
“但说无妨。”
“臣闻听得太子私下豢养军队……”
老皇帝舒了口气,大儿子偷偷养军队这种事,大约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登基能更顺利些。他多少也知道一二,只要不扰民不超规格,他也并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
“那也是文谙他有心。”
“是,只是那军队之中良莠不齐,据传同关外鞑子有牵连。”
“什么?!”
老皇帝一下子坐了起来,明显这消息对于他来说震撼力相当大。
文瑞就知道他这个大舅对这个问题绝对敏感,要知道前朝末代皇帝颐圣帝当年就是坏在边关问题上。
当年大兴土木修筑边关,正是因为有个鞑子官儿来“投诚”,告诉颐圣帝说他们最惧怕的就是中原的奇巧机关术,用在边关工事上的话绝对能保万世平安。于是那笨蛋皇帝就得意洋洋开始整那个被后世唾骂的工程。
结果事后证明那鞑子根本不是来投什么诚,那就是一个外头送进来的奸细。巧言令色糊弄的好大喜功的颐圣帝把国内掏空,于是外头的侵略者得以乘虚而入。
所以老皇帝对于鞑子的痛恨可以说是国仇家恨都堆在一块儿了,听说自己的太子有可能和对方有接触,这一下几乎是要气急攻心昏厥过去。
瑞一看老皇帝那架势,心里也是一惊,立刻冲过去扶住了,然后就着急要叫御医。
当年事情发生的时候他还没出生,过后几年才有的他,对那时候的情况其实多半还是从家里人嘴里听来的。虽然知道他大舅为此痛恨鞑子,但还真没想到会到这个程度。
还是老皇帝自己比较冷静,虽然一时气急攻心,但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连连摆手:“不妨。你让他们、都退下……”
这就是有话还要跟自己说,只是文瑞毕竟有些不放心:“还是先让太医看过……”
老皇帝脾气也拗,文瑞不下令,他干脆自己吼:“退下!你们都退下!”
这下就算再担心,也没人敢留在他面前晃荡,偌大个御书房瞬间只剩下了甥舅二人。
老皇帝在榻上躺着喘粗气,一时半会儿显然坐不起来,只能支使文瑞:“去,看看外头还可还有人,都与朕赶远点儿,回来有话问你。”
文瑞自然不敢真的把外头的太监宫娥都赶的很远,万一有个万一,喊人都没反应那就糟糕了。别说服侍的,就是太医都没敢让人回去,就让稍微离开御书房门远些站着等。
安排完,这才回到屋里,又在老皇帝榻前跪下。
老皇帝这会儿手都是哆嗦的:“你、你说文谙他……”
文瑞犹豫了。
虽然他查出来的事情确实是真的,但看他大舅这样子,万一说出来让老人家真的气坏了怎么办?正在犹豫,外头忽然间就喧闹起来。
这个时候敢在御书房外头闹,是哪个不要命的?也正好,可以借此让老皇帝再多休息下定定神。想到这里文瑞腾的站起来:“皇上您且先歇着,侄臣去看看是哪个不顾死活的。回来再与您细说,您看可好?”
毕竟在皇宫里头吵闹也不像话,外头明明有自己的贴身大太监福寿,却还压制不住,显然来人品级也不低,这么一想,政德帝就觉得让文瑞先去看看也好:
“去罢。倘是不要紧的,无论哪个嫔妃,你便替朕发落了吧。”
文瑞心说他这舅舅就是这点特别让人琢磨
喜欢天子赐读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