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过了上元节,各个衙门也开衙解印上班,赵昺主持了年后第一次朝会,这也就相当于现代年后的团拜会,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然后大家便按部就班的该干嘛干嘛去了。由于征北军深入两广腹地,他担心被元军‘诱敌深入’,从后边迂回包抄,加之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也显不足,于是催促他们不可再继续向北攻击,而是收拢部队逐步撤退。
近日文天祥和张世杰传回消息,他们已经开始将分散的各部向南流江两岸集结,愿意随军到琼的百姓已经登船前往廉州,另外还有部分百姓已经自行前往,因此希望朝廷派船接应。现在枢密使张世杰出征不在,名义上是刘师勇在主持工作,实际上却是赵昺在负责。
于是赵昺令水军在海峡中重建浮城监视海峡,救助前来投奔的船只。同时令水军在涠洲岛和卵洲及徐闻布置兵力,接应从廉州返回的运输船,保护航道安全。虽说现在元水军已经被歼灭,可毕竟现在信风已起,正是商船前来的时候,也是海寇最为活跃的时候,他们不会管你是商船,还是投奔琼州的民船,只要有油水就会袭击的。
与此同时,赵昺知会户部令他们做好接受、安置工作,保证新来的百姓有房住,有饭吃,有地种。对有手艺的工匠也可安置到都作院及各个工坊;有官身和功名的士子要在吏部登记在册,根据才能和需要分配到各部门,有意从军的要优先安置。
至于军改方案应节严说要再自己斟酌和完善,因此未能如约让中书省审议,而赵昺也知道这事关重大,绝非短时间内能够通过审议并实施的,所以急是急不来的,他以为能在年内完成军改工作就得念阿弥陀佛了。但是新军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展开,他的精力也开始倾向于这边。
当前新兵已经陆续入营,选拔的教头和教师也已经到位,经过赵昺的考察和筛选后共留下百人。他打算以两年为期,分步、骑、炮、工、辎重五课,教授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参照现代的方式,课程以军事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为主,同时增加算学、基础物理、历代战争史及地理和军用文书等辅助课程。
赵昺打算新兵入营后,先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基础训练,首先进行体能、队列、条例条令和武器的基本操作等共同科目训练,然后再根据训练成绩和个人志愿进行分课,分别进行专业训练。而学习依然进行室内理论学习和室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当然基础训练仍然不能放松,体能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切战术动作的基础,一个军人的必备素质。
现在赵昺将新兵暂编成三个大队,一营分成四个中队,每个中队分成四个分队,每个分队分成四个小队。平时以大队为基础进行管理,训练和学习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当前各大队由军事教官和文化教官兼任队长和虞侯,中队长和分队长由侍卫营中的原基层军官担任,小队长则由新兵中挑选有经验的老兵担任。
按照赵昺的计划,今年的一千五百人只是第一期,明年将招募第二期新军。待第一期训练完毕后以这些学员为骨干扩编成一个基干旅,在第二期毕业后进行二次扩编,将御前护军编成三个旅的基干示范师。自第三期在正常征募学员外,开始对准备进行改装的各部基层军官进行为期一年的轮训,然后与同期毕业的学员一同分配到各军进行换装。
在取得经验后开办将校班,对中、高层军官进行培训,学习热兵器的战术指挥和运用。于此同时各军开始按照新条例和条令进行训练,为换装打下基础,争取在五年内完成十个步兵师、两个或以上的骑兵师、三个身管火炮旅的换装;而水军则要在完成部分新式战船的改装的同时,编成三个陆战师和一个炮旅的任务。
赵昺当然是想打造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能有个百、八十万最好,但是他不得不考虑琼州的承受力,行朝的财力和人口的数量,及火器的生产能力。不过即使这样琼州的正规军也有二十万了,按照正常百分之五的供养能力,琼州人口则需四百万人口。
据赵昺所知到了二十一世纪,海南的人口峰值才三百多万人,所以要达到正常的军民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要在这五年时间不仅要练好一支精兵,还要设法挣更多的钱养活他们及行朝那班官员。而解决财政问题,除了走私、抢劫、造假币……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打出去,登上对岸,那里有数千万人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对于这么一支充满希望的种子部队,赵昺思虑再三,终于体会到了当年蒋公的‘痛苦’,还是自己做‘校长’比较放心和成就感。于是自兼新军统制兼任总教官,可旅部机构却是按照学校设置的,他以林之武为虞侯,另外准备调陈任翁为教育总监,总计司的钱粮房主办秦梁为总务长,倪亮兼任训练总监,庄公从为总办文案。
开门在即,赵昺作为总教官当然要负责对选拔的教官们进行先期培训,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及新的教学方式,熟悉教材和训练内容。而他也发现自己军训时学了两个月的队列动作终于用上了,而自小被老爹训练多年的动作也是最标准的。
“两腿绷直,不得弯曲!”一溜军事教官和中队以上军官在护军小操场站成一个方队,正在练习队列动作,赵昺也是穿着身军装,手里拎着根荆条在队列中走来走去,亲自教练。
<喜欢重生宋末之山河动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