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呵呵,确实有几个不错的人才,一个是翰林院修摆,虽父母早逝,家世不显,但人是很不错的,肯吃苦又上进,老爷对他的评价很好,以后肯定会前途无量,是汉军旗旗人:还有一个是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墨玉曾经与他共事过,对他的为人很是推崇,行事虽不乏圆滑老练,但实际上却是个正直良善又有原则的人,而且还很有责任心,父亲早逝,上有一母,自小由母亲拉扯长大,听说那老太太出身书香世家,很是和善明理,对女子来说是个值得托付的良人……“……贾敏见母亲满脸期待,心中也是高兴不已,自己总算没有白忙活这么长时间,不仅小心的派人打听那两人的风评,还让丈夫和儿子不着痕迹的探他们的口风。
“这个,他们的身份是不是低了点?会不会委屈丫头们?”贾母本来满怀着希望,料想女儿相中的人选就算不是红带子,但至少也得是个宗室贵族吧?没想到竟都是普通的旗人!顿时心中有些不满,觉得女儿看不起自己娘家,认识那么多富贵人家的太太,见过那么多好儿郎都想不到娘家侄女,挑的尽是些贫贱的芝麻小官儿。
可想到如今林海、林墨玉的威严,兰馨公主及黛玉的地位,也不敢将气愤表现出来,只是脸色霎那间就变得极难看,态度也疏远了很多。
贾敏本就不是一个傻子,对她这个圾级于富贵一生的母亲也是相当了解,一看就知道她母亲是什么想法,一时间失望不已。母亲她怎么就不正视一下贾家如今的地位呢?不仅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儿郎,圣宠也逐渐消退殆尽,那个权贵人家会愿意主动结亲?难道还指望用孙女儿换得长久的荣华吗?一个元春陷于闱争斗还不够,还想让其他孙女儿做人家的小妾吗?想到这儿,贾敏顿时有些意兴阑珊”也提不起什么做媒的兴趣了,毕竟这本就是贾家的事,就算她极为看好那两个青年才俊,也得看老太太和二太太答不答应,从如今的状况来看”恐怕这事很难促成。
果然,结果如她所料,之后贾母对这个话题很是淡漠,贾敏也不是不识趣的人,也就不再日话重提了,哎,只是可惜了两对好姻缘!之后贾敏也觉得意兴阑珊,就早早的带着双胞胎回了府…………
康熙对子孙的教育极为严厉苛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言传、身教”让子孙参加祭祀、打猎、巡幸、出征等,上学是康熙教育子孙的基本方式。清朝皇子的教育,《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学习的时间,“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相比之下,就能知道现代的学生们有多么的幸福了。
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康熙高压下的教育政策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当的不错。老大直郡王气势威猛,是实实在在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面上比别的阿哥多了刚毅、果断也多了风霜,还有掩饰不了的杀伐之气:
而由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太子殿下,不论是学识还是气度都和康熙最为相似,至少在黛玉看来没有像史册记载的那般不堪,难不成是某个小心眼儿的污蔑之词?三贝勒书卷味很浓,有此酸味儿的翩翩贵公子,在清朝的学术方面确实做了不少贡献,据说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做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至于四皇子真,那就不必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位声名显赫的“杯具“皇帝,虽格不甚讨喜,但人家做实事勤做事的态度确实赢得了后世的普遍赞赏:五贝勒看上去温文尔雅,在战场上却是勇武不凡,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儿子们个个英武不凡,作为皇孙自然也不能太过平庸。因此康熙定制,皇子皇孙6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康熙亲自为皇子皇孙们选定师傅,起初有张英、熊赐履、李光地、徐元梦、汤斌等一代名儒。汉人师傅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技艺。
转眼间小弘晖已经五岁,也快到了进上书房学习的时候了,每当黛玉想起上书房那严苛的规矩和惨绝人寰的作息时间,她的心啊,就拔凉拔凉的。小孩子三、四点就爬起来上学,不论寒冬还是酷暑,一日不可中断,这是多么严苛的酷刑啊!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黛玉自然很想让宝贝儿子免受这样的辛苦,可规矩就是规矩,即使自家男人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甚至连康熙最疼爱的太子殿下都是风雨无阻的按章执行,她家胖儿子自然没什么拒绝的理由。可屈服归屈服,黛玉心里还是很不能理解的,总免不了抱怨一番。
“爷,您不觉得上书房那个规定对小孩子有此残忍吗?寅时(早上四、五点钟)就要上课,小孩子睡眠不够会长不高的,咱们晖儿最爱睡懒觉了,到时候肯定很难受,哎!“黛玉怀孕后变得极为敏感脆弱,不仅多愁善感,还喜怒无常,好在真早一步确定了自己的心思,对她的不着调和难缠很是宽容,让提心吊胆的吴嬷嬷她们放心了不少。
“男孩子哪能一味的娇养?就该多吃点苦头,才会知道奋进,
喜欢带着空间游红楼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