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
这回,根本不用谁提醒,王勇也知道他们想让自己看的就是这篇文章了。
因为报纸上主标题下面的一张图片在看到的刹那间就紧紧地把王勇的目光给抓住了。
那是一个孩子坐在破旧的不像话的课桌,姑且这么称呼它吧,因为王勇实在是无法想象,如今怎么还有这样的课桌存在或者说那都不应该叫课桌。
那张课桌和王勇小时候用的课桌样式是一样的。都是那种老式的木质双人课桌,就是小时候经常被大家划出来一道“三八线”的那种老式课桌。
只是,哪怕是王勇在将近二十年前使用的课桌也要比照片的那张要好得多。至少他使用过的桌子不会担心随时都有可能会散架。不会连课桌底部连底板都没有这么破烂。
桌面上根本找不到一点平整的地方,以至于使用它的小朋友不得不用一本厚厚的课本垫在下面。然后把作业本放在课本上才能顺利的书写。
课桌的四条腿明显有两条是断过的,上面被人用两块和另两条腿很不协调的两根连皮都没剥的成人手腕粗细的木棍代替了。
照片中的孩子坐着的凳子,让王勇看了之后瞬间眼中就开始发酸。不说如今半山学校里已经全部使用带有靠背可调节高度的椅子,不再让孩子坐凳子了。就是还用凳子,也没有那座学校使用这种粗制滥造的凳子啊?
四条粗细不一的木棍,最粗的有成人手腕粗,最细的比大拇指能粗一点,一块不知道从哪找来的三合板作为凳子面。那手工做的恐怕就算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看不过眼。
照片中的那个孩子,虽然头发凌乱,那张小脸就跟几天没好好洗过一样,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但是,挺得直直的小腰板还有脸上认真的表情,以及手里那截勉强抓在手里的铅笔一下子触动了王勇,让他迫不及待认真的看完了整片文章。
这是来自港城最北方的那个满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一所山区小学里样子,在如今港城市其它地方连小学都已经普及了电脑教育的情况下,这里的孩子却是连电脑是什么样子也只能通过电视或者报纸照片才能看一眼。甚至很多孩子都是只能自己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它的样子。
这个位于大山包围内的面积达到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县,总人口却只有五十多万,分布在十一个镇和十四个乡。
这里属燕山山脉东端。地势成马鞍形,境内有港城市最高峰的都山主峰,海拔高度一千八百四十六米。
境内有多条河流,水量还算充沛。同时有一座港城市最大水库,桃林口水库,也是整个市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县内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使得很多住在山区的乡亲们生活仍然十分的贫困。
报纸上报道的这所小学就是如此,虽然在国家下拨的危房改造款和县里的支持下。学校翻盖了五间砖瓦房作为教学使用,可是其它配套设施极度缺乏。
没有足够的桌椅板凳。只好拿那些使用了五六十年的老课桌来凑数,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统一规格的。六年级学生用着憋屈。一年级的学生则是脚不沾地上面够不到桌面。
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的体育,音乐教学器材,也缺乏足够的老师。就连几台录音机也是县里其它学校淘汰下来的旧货,时不时的就会闹一回罢工。
学校新建的时候倒是留了一间房作为孩子的音乐教室,里面也有一些破鼓烂锣,好点的乐器只有前不久好心人捐赠的一台电子琴还有足够一个班的学生人手一只的竖笛。
体育器材更是凄惨,唯一的一件能成为体育器材的就是一个篮球。就这个篮球还是学校的一个老师从亲戚家里拿过来的,是人家给自己六岁的孩子买来玩的。
这里的学生由于大部分离家很远,中午都是在学校里吃饭,但是学校的厨房都不能称之为厨房,只是搭了一个几乎就是露天的锅台,由老师轮班给学生做饭烧菜,吃饱都够呛跟不要说吃好了。
最惨的还是图书室,因为房子不够,图书室连个单独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搬到老师办公室里。就算这样,这里的像样的图书也没有几本。除了学校定的几份报纸,几本杂质之外,只有一些老师们自己贡献出来的课外读物。
i,莪嫒湜沵,眼见不为实等的月票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喜欢回乡小农民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