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是革命先烈李大钊的一幅对联,我冒昧的把它拆分开来:“杨浩铁肩担道义,月关妙手着文章”,个人认为形容杨浩和月关都非常之贴切。
先来说说杨浩的“铁肩担道义”。《大学》有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正心”“诚意”正是现代人所说的价值观,此乃为人处世乃至建功立业的根本所在,对于杨浩而言,虽然他现在正行走在通向那前途无限光明但道路绝对曲折的道路上,但是,“道义”二字已深深的刻在他的心底,成为他内心不可动摇的根本,有了这一压箱底的法宝,前路无往而不利也。
丁家大院,满身伤痕的杨浩被绑在树上,被不明所以受流言误导的村民唾骂侮辱,当面对着众人言之凿凿的铁证,当面对着母亲杨氏苦苦的哀求时,杨浩有过动摇。但是,当他想到说出事情真相的后果时“动摇的心神顿时一敛”,是的,如果说出那晚是与冬儿在一起,杨浩或许会留得性命,但是冬儿……
“她善良,但是怯懦。她自爱,把脸面声名看得重过性命……”“她有勇气破开自幼熏陶教化的思想、街坊邻居的冷嘲热讽、对董李氏已成本能的恐惧编织的这张无形的网,站出来承认与我在一起么?哪怕……哪怕是她承认了,恐怕也没有勇气活下去了,对她这个什么都怕、唯独不怕死的女孩儿来说,或许她会选择……”杨浩不敢想下去了,我也不忍心想下去了。你忍心看着一朵生机勃勃的花朵被狠狠的掐下么,你忍心看着一块璀璨夺目的美玉被狠狠的摔碎么,你忍心看着纯洁如百合的冬儿凋零在含苞欲放的年纪么?于是乎,杨浩正气凛然的隐藏起了他的隐私……所幸的是,杨浩和冬儿逃出升天,所悲的是,杨氏溘然长逝。
西迁路上,**桥畔,坦途在前,追兵在后,百姓惶惶然仓促逃命,将士凛凛然大义断后。恐慌是可以传染的,所以百姓们乱了,疯了似的向桥上冲去,向对岸挤去,不顾他人的死活;勇气也是可以传染的,所以无数的罗克敌、赫龙城们拼了,明知这一去是十死而无一生,但是他们甘当弃子,带着“裂土难憾,坚逾金石的冷酷”,带着“争斗杀伐的无情与血腥”毅然转身迎敌,如同《亮剑》里战至最后一人的骑兵连连长怒吼“骑兵连,进攻”一般,虽死亦无悔!
肩担道义的杨浩是不会被恐慌传染的,这时的他已被将士们的血性所震撼,他做出了男儿应当做的决定——断桥!“啪!”一声脆咧的炸响。“水声隆隆,对岸的军民没有听到;蹄声如雷,冲过来的契丹武士们没有听到,但是他们的心却不约而同地抽搐了一下,彷佛那一鞭子是抽在了他们心上。”
对岸的百姓眼睁睁看着杨浩挥鞭,眼睁睁看着杨浩中箭,眼睁睁看着杨浩落水,他们的心在滴血,是杨浩将他们从契丹铁蹄下从死亡边缘拉回,而他自己却……突然一声惊呼响起,听到声音的百姓愕然抬头,瞬间惊喜爬满了脸庞,接着,欢呼声响起,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只见“一个人,抓着绳索正一步一步从江水中走上来,他肩头的狼牙箭不知是因碰撞还是江水冲击,已不见了踪影,肩头正有鲜血溢出来。他拉着半沉入水的桥索从江面下钻出来,正浑身是水地一步步走上那桥面。弧形的桥面被水冲的一起一落,他在桥上走得十分艰难。”
看到耶律休哥拉开弓箭,百姓们心中一窒,随即咆哮开来,虽然他们知道这无济于事,但他们不甘心,他们咒骂着,咆哮着,彷佛想用声浪绞碎那夺命的弓箭。几名宋军见杨浩爬近了,奋不顾身的“跳下桥头,连滚带爬地扑过去,手拉着手儿,用他们的身体将杨浩紧紧护在了中间。”也许是震惊于杨浩惊人的求生本能,也许是感动于军民一致维护杨浩的决心,也许是认为找到了一生的对手,耶律休哥放弃了。
从胜利在望的喜到契丹追来的悲,由杨浩慷慨赴义的悲再到他奇迹般从水中断桥上爬出的喜,一喜一悲复一喜;从杨浩从水中出现伴随着耶律休哥弓箭的举起又放下,仿佛将人的心从胸腔里狠狠的攥到嗓子眼,又重重甩回去一般,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仔细回味,不由得赞一声,好一个杨浩,好一个月关!
杨浩铁肩担道义,月关妙手着文章在线阅读
喜欢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