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roddick1
昨天一章写得很妙,妙就个人的不同的心理状态。
先是种放、丁大、杨继业三人来见杨浩一节。种放历来功名心热,好为人师且看不上折子渝,他左一个“女子”,右一个“昏君”,可从前文中找到多处依据,譬如说种放力劝杨继业放弃麟府一节,以及杨浩到底称帝不称帝,用不用阿古丽一节等等。至于丁大,则是另外一种情形,他倒不是特别在乎杨浩是不是昏君,不过若是杨浩死了,那么丁家唯二带把的俩人去了一个,杨佳太小,管不了事,很有可能为野心家所夺,这位老兄自然也是暴跳如雷。
至于说杨继业,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仔细看他的说辞——
杨继业叹了口气,沉着脸色道:“大王是君上,君上所为,臣本不该妄言,不过……你如此轻率,真的是……唉!大错特错了,臣等得知后……”
毫无疑问,杨继业比种放和丁大要温和、宽容得多了。为什么呢?一则,种放是文官,丁大是宗室,他们俩大可以指着杨浩的鼻子破口大骂,可是杨继业一个武将,这身份就有点尴尬、敏感了,他要进谏,也只能是缓缓地说。二则,杨继业本人的个性来讲,也不是一个乐意进谏的人。以前他老兄伺候刘继元的时候,岂不是比现在伺候杨浩要难受多了?既然刘继元他都可以忍受,就更别提杨浩了。至于其三,毕竟折子渝是他的妻妹,杨浩为折子渝冲冠一怒,杨继业未尝不有荣与焉,所以他的这套说法,也就比较温和了。
这政、军、宗室三人组走了之后,折子渝出来,杨浩问——
“子渝这回很沉得住气呀,方才,我还真担心种大人一口一个为一女子,把你给激出来。”
杨浩觉得奇怪,是不奇怪的。当初为着杨浩称帝事宜,种放和折子渝争锋相对,颇吵了几个回合,种放也不是藏得住话的人,当时必定说了不少“女子”如何如何,而折子渝自然也反击回去。今趟折子渝沉住气不说话,是因为身份变了。之前折子渝是折家军在西北唯一代表,身后有几万人撑腰,折家也没有并入杨家,就算只剩下了几个人,那也是盟友关系。而现在折子渝终于和杨浩确立关系,自然也就不能耍她折家大小姐的派头,要安心做**中的一朵花了。
如果我们往深里说一点,一般人冲动的时候是不知道怕的,而在冲动过后,才会觉得害怕。这就叫做“后怕”。杨浩同学,显然处于这个“后怕”的阶段。他自己内心里未尝不知道自己做的过于冒险,种放等人的批评也没什么问题,这时候只想感觉把这件事情抹过去,盼得大家不要再提了——如果折子渝这时候因为种放骂人而冲出来吵架,出气倒是出气了,这事儿非闹大不可,杨浩又该如何收场?还不如做出大度的样子来,让杨浩觉得心里有点亏欠。
至于后面所说,也是一个道理。
她沉吟道:“那日行的是民间之礼,你是一国之君,一日不曾册封,我便不算你的妃子。我之所以有此顾虑,是考虑到,折家必须把自己的影响从军中彻底消除,我,要做你的女人,就必须得站到你的背后去。”
杨浩目光微闪恍然之色:“你是为了那日流沙坪三军跪拜之事?这你大可不必,如果他们不念旧主,那也不过是有奶就是娘的人了,我不是更担心?”
三军跪拜,不可能不传入杨浩的耳朵里,而杨浩除了是个男人,也是一个帝王,所以折家军的结果,要么是杨浩出手来解决,要么是折子渝抢先提出这个问题,再让杨浩出手来解决。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变化,而给人的感觉便是知趣和不知趣的分野了。花花轿子人抬人,知趣的人才有进步空间,才能达到三赢的局面。
后面杨浩告诉折说的话颇耐人寻味——
“竹韵与我在汴梁相处那么久,早已情同姐妹了。嗯,很好啊,宫里多个帮手,也免得受唐大姑娘的气。”
实际上折进宫之后,起码在初期是不大可能很顺利的。毕竟这次杨浩亲征,家里的老婆孩子颇担惊受怕,再加上他那封信,绝对是火上浇油,已经进宫的五人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同仇敌忾起来,杨浩同学还少不得做小伏低,争取原谅。不过,为什么不是受冬儿的气,不是受娃娃妙妙女英的气,一定是受唐大小姐的气呢?到底是折二姑娘心结未解,还是借机上眼药,把集体行动转化为对方心结未解,就要见仁见智啦。
【2月16日,日报出品】绝妙好辞在线阅读
喜欢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