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十五年春,刘协亲自为这支探险队送行。并御赐他们一面宝藏探险营地军旗。经过五年的加速建设,尤其在大量瀛州奴工加入之后,天京城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刘协将迁移的计划也提前两年。希望能够华夏十八年夏完成天京城内城地建设。
不久之后,军机院呈递了最新重新整理的泰州情报,治略府也呈报了大汉帝国目前的户籍审核统计呈报。
刘协先拿过治略府的呈报,仔细翻看,眉头微颦,看完之后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经过二十年的治理,大汉帝国现在的人口已经不是五年前统计的三千四百万,实际人口突破三千六百万,尤其荆州和扬州、蜀州三地,他们的生活水平最好。几乎每家早年都有四五个孩子能活下来,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达到了十五岁以上,由于历来不统计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子,这一次统计使大汉猛然增加了两百万人口。
如果算上漠北的三大民族,大汉人口接近四千万,仅一个南骊人口就突破一百六十万啊。
刘协慢慢敲敲了手中玉尺,南方之地可以说是连续多年地稳定,从黄巾时代他们就幸免于难,此后近三十年也根本没有战乱的问题。北方的战乱虽然不断,但由于南方的稳定,大量流民最终在南方存活了下来,加上漠北数百万人口和西域重新划归大汉,大汉从恒帝时到的五千五百万人口,到今天只消失了两千万人口,这比历史上的消失四千万甚至五千万人口相比,大汉总算逃过一劫。。。
荆州人口还是大汉最多的一个州,达到了八百六十万人口;扬州人口突破了六百万。蜀州是四百二十万人口,紧他们三个州加起来就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
人口啊,未必是越多越好啊。
这个时代想要限制人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人口随着经济地好转就会自然扩张,待扩张到一定程度又会引发经济的恶劣,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刺激性的解决人口问题。
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既保证国内人口的良性增长,又不使其压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千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刘协悄悄地自言自语道:“国子政策该执行了!常纪在十五年夏的时候,发来文书,书中写道:“北方高马高大壮硕,然灵敏不足,不可为战马,只能为农用或拉车挽马,可引入大宛良马进行改良,或可独立一支马系,亦可与河西马相杂,所产之马足可使用于铁骑重兵。现已经大量增购大宛纯种大宛马,建议以伊犁、南骊为牧地;大汉地域辽阔,各地牧场疏有相同,故大汉所养蓄战马及农马亦不应相同,鲜卑所养之马吃苦耐劳,然体小,只能为控铉骑兵所用,可在伊犁牧场培育新品种之后,在漠北推广,河西马亦能吃苦耐劳可在中原北方农户推广,而大汉掌握地伊犁牧场以游骑兵专用新马种和纯种大宛马为主,西凉牧场以西凉马为主,而乌苏里江牧场以重骑兵用马为主。”
刘协看了之后批复同意,让治略府根据该函推广各牧场所畜牧马种。这一次批复,使大汉游骑兵和重骑兵的成形和进一步提升速度加快,而为了避免引进马种质量再次滑落,大汉的本生马系开始纷纷成为肉马,逐步在几年内杀尽,取代的是推广更耐劳作,体型更高大的河西马,各大牧场也纷纷替换新的马种,伊犁牧场开始实现土耳其马和纯种大宛马改良后地新马系游骑兵专用伊犁马,西凉牧场继续全面推广西凉马,南骊牧场在西凉马地基础上再次引入大宛马和伊比利亚马改良形成更富有耐力和灵敏度的优良游骑兵专用战马南骊马,鲜卑和乌恒各个牧场实现推广河西马。由于两个民族牧场本身地匈奴马(蒙古马)数量非常大,无法全部取缔,只能让河西马和匈奴马杂交,最终形成品质并不优秀地鲜卑马,但由于本身拥有河西马和匈奴马两者特性。即保持了匈奴马的耐力,也保留了河西马的身高和负重强的优势,两者皆有的吃苦耐劳和温顺品质也得到了保留。
乌苏里江牧场则通过草原通道,淘汰了本地马种。引进了以北方冷血马为根基,采用纯血大宛马改良,在伊犁初步培育成形地新马种辽东马。由于乌苏里江牧场的气候条件相对伊犁牧场要冷一些,辽东马在兴州进行深层培育成系的时候取得更好的效果,整体群马都保持了高大高耐力和灵活机敏地性格。
随着乌孙牧民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得到越来越多的冷血马群,大量的冷血马开始进入大汉,持续改进着大汉本土马的体制,使农用马走向了高大耐劳的走向,也使得马耕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开始逐步成为北方耕田的首选。
西域百姓本生就有养马习惯。也是比较精细的养马方式,其土生本地马也逐步换成大宛纯种马,使得大汉不再需要向安息购买大宛马,使传说中的汉血宝马真正在大汉疆域内落下根,并且各地都建立了马谱,严格保持马的优良血统。
常纪在最优秀地伊比利亚马和纯种大宛马中进行挑选,选择了六匹进行精细培育,最终培育出玉血马,但和刘协想象的不一样。玉血马性格过于敏感,也非常娇气,虽然素质优异,却不能作为战马推广,但考虑到体型优雅,舞步华美,色泽光洁如血如玉,
喜欢汉献帝新传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