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在研究虎牢之战的时候,往往得到了一个让人不解的结果,那就是在武德四年刘山的凉州军团没有参加虎牢之战的时候,无论是郑王的人还是夏王的人,甚至包括秦王的人都不认为刘山率领的七万人马全部是骑兵。
当然,这些人这样认为也是有道理的,在刘山的凉州军团没有出现以前,中原的军队往往是马步参杂,而且步兵占到绝大多数,有时候,甚至整路的大军全部是步兵。当然,有一些军队除外,那就是草原兵,但是,草原兵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算作是中原华夏土地的军队。他们往往被汉人称为番邦满意,不识大字的野蛮蒙昧民族。
虽然刘山号称自己是七万骑兵,而且一路上刘山确实是带着骑兵在路上一路的慢慢赶路。但是长久以来在人心理上形成的定势还是影响了大部分的人。
七万军队,怎么可能全部是骑兵,这在历史记载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凉州地方偏僻,七万,恐怕只是某些人虚张声势才这么说的。
夏王在得到手下报告的刘山军团的大致情况时,就下了这样的定论。
也难怪夏王下这样的定论,骑兵不同于步兵,供养一个骑兵的耗资往往是一个步兵的数倍,而且训练一个骑兵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训练好的,训练需要时间,战马需要挑选,需要吃马料,夏王这样的人不会不知道战马其实不光是吃青草长大的,恐怕一匹战马花的银钱就是一个步兵的好几倍。
凉州自古以来就是偏远的地方,那里地理位置偏僻,土地产的粮食连当地人都养活不了,往往要从内地运送粮草供应当地的消耗。而且经常受到草原民族的侵略和掠夺,可以说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而且隋末天下大乱以来,那里经常受到突厥人的抢掠,就算那里有点钱有点粮,草原人也会像最精明最能干的清理工一般将那里弄个一干二净。从凉州来的刘山,凭什么供养一支七万人的军队,而且全部是骑兵,凭什么。凉州人少地广钱少,根本不能完成构成一支七万人军队的条件。这就像一根头发丝不能承担一枚十公斤重的铁球重量的道理一般。
至于有消息说草原的可汗率领四十余万大军在凉州城下大败的事,夏王更是不可能相信,他只当这是秦王的人放的烟雾弹,以使自己和洛阳的郑王相信唐王此时已经没有北方边境的顾虑了。
夏王之所以这么认为也是有道理的,草原人不是大败么,那为何此时还派出十万大军帮着自己攻打唐军,那十万大军是假的吗,若真是假的,除非自己河北老巢那里的所有官员都联合向自己撒谎,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此时这十万草原兵都还在路上,怎么可能是假的。
当然,夏王这么认为也和草原人放出的消息有关,草原人是打死也不会向外面的人说自己四十余万大军在凉州城下惨败的消息的,他们当然是想方设法的隐瞒这件事情。西突厥和西域那里是因为距离战场很近,消息灵通,所以才没有隐瞒的住,但是河北和洛阳周边就不同了,这里距离凉州战场很远,得到消息的来源只有两个,一个是秦王大军的鼓动和宣传,一个是草原那里得来的消息。其中秦王的消息根本就不能信,来自秦王那里的消息只会是今天大唐在这里打了胜仗,明天大唐在那里打了胜仗,要是秦王的消息都是真的,唐军早就统一天下了,哪里还有此时洛阳周边的郑王夏王兵马。自然,夏王就只能是信草原人的消息了。来自草原人那里的消息也不可能全信,但是总比秦王那里的消息真一些。
武德四年五月七日,刘山的人马刚刚接替秦王军队驻扎在虎牢之外,消息传到夏王军中,夏王和他的一帮骄兵悍将,智囊谋臣就意识到这是河北军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可以利用凉州兵立足未稳的机会,狠狠的将凉州兵痛打一顿,打的他们落花流水,屁滚尿流,大败凉州兵以后,得胜的河北军就可以凭借自己鼎盛的士气冲击虎牢和洛阳的相接地段,将这里的秦王大军击溃,虎牢和洛阳军连为一片,河北军和洛阳联军就可以占据战场的主动权了。
当天,夏王就派出自己亲信大将率领五万军队冲击刚刚驻扎的凉州军,夏王在对军士出发时的讲话中将凉州兵贬的一文不值,若是刘山当时在场,会发现,原来在夏王的眼中,自己的军队和路边的一坨屎差不多,那是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夏王在看着自己威武的军队开出虎牢关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自己只要待在虎牢关里,只等军队胜利的消息传来就好。当然,夏王还是顾虑非常周全的,他不忘在这五万军队出发以后安排了多达两万的接应部队,当然,这不是冲着凉州兵的,此时的夏王根本就不信刘山真的率领了七万的骑兵来到了战场,夏王是顾虑另一个人,那就是秦王,自从河北军来到中原一带以后,就在虎牢一带和秦王军接头打起来了,和秦王交手那是让夏王痛苦不已,明明自己率领着十几万的河北军,在局部战场占有数量的优势,偏偏每一战都打的自己的军队憋屈不已。
明明根据地形,兵力对比情况,自己要打的绝对是一场胜仗,可是偏偏就是事与愿违,自己总是打败仗,败仗打的河北军都是人心惶惶,开始从河北出发的时候,自己还以为等粮食收割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带着自己的河北兵回到家乡,而且还能从郑王那里得到很多出兵助阵该得的土地
喜欢大唐悍卒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