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六皇子有一面之缘。”
“六皇子此人...”
讲到这,宝钗顿了顿,像是在思考用什么话语来形容六皇子。
然而她到底是个敦厚之人,说不出什么刻薄话,合上账目,思索了一会儿,最终道:“难堪大任。”
“舅舅是个聪明人,不会与六皇子有过多的牵扯。”
秦远听了,点点头,也不再提六皇子之事。
宝钗话题一转,问的却是水汷的消息:“江城战况如何了?这些日子怎么不见王爷写信回来?”
秦远道:“许是路上耽搁了。”
又恐宝钗多心,秦远又笑道:“上次消息传回来,王爷大捷,这些时日,应该是在lùn_gōng行赏,打理战场了,王妃无需太过忧心。”
宝钗善于观察,见秦远的手不自然地放在膝上,言谈之间也没有了刚才的从善如流,便知江城战况不是太好。
秦远既然不愿说,想是战局胶着,胜负未分出结果,宝钗不愿为难他,于是识趣地不再追问。
宝钗问了一些朝堂动向,便让秦远出去了。
秦远走后,宝钗看着账本怔怔地出神,过了好久,她方回过来神,起身将账本收好,交给莺儿保管。
宝钗站在窗户下,瞧着窗外乱红纷飞的景象,方发觉如今已经到了春末。
算一算时间,水汷走了三月有余。
水汷出征的这一段时间里,每隔十日,便有家书送到王府,信上虽然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但那些潦草的字迹,看了之后多少会有几分莫名的安心。
宝钗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感觉。
或许因为水汷是她夫君,夫妻生死荣辱皆为一体,所以她才会有那种暖暖的安心。
窗外葱郁的树叶遮住了温暖的太阳,只有几缕细碎的阳光透过枝叶打在地上,地上纷飞的花瓣下人还未扫去,厚厚的铺了一地。
宝钗忽然想起第一次见水汷时的场景,不同的是,那次厚厚铺了一地的,是皑皑的白雪。
琉璃世界,不曾让他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柔和半分。
他往那一站,虽身上穿的是蟒袍玉带,但行动之间,带的却是出身武将世家的杀伐之气。
既然是出身武将世家,又世代驻守江城,那与蛮夷的战争,应该也颇有心得。
只是不知他在江城的战事顺利不顺利,有没有受伤。
宝钗忽而又有些自责,责怪自己刚才没有问清秦远。
水汷已经有一月不曾来信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宝钗眉头轻蹙,想找秦远一问究竟,又恐消息不是自己想要的。
思来想去,最终也没去让人叫秦远过来。
宝钗素来不信鬼神,此时却忍不住闭上了双眼,双手合十,把知道的神佛都叫上了一遍,祈求他们保佑水汷平安归来。
做完这一切,宝钗又笑自己的痴。
菩萨要管人姻缘,又要管人生子,又要护人平安,哪里就那么神通广大了?
不可信,不可信。
战场上刀剑无眼,真正能够护住水汷性命的,还是他的谋略与武功。
水汷的武功,宝钗是见过的。
狩猎场上,能在那么多人手里将她救出来,如此看来,水汷的武功应该是不错,只是不知他的谋略如何。
想到这,宝钗又怪自己多心。
水汷若腹中草莽,也坐不稳这南安王的位置了。
宝钗轻轻摇了摇头,不去再想。
正在这时,文杏叩门而入,道:“姑娘,二老爷来信了。”
宝钗接了,打开细细观看。
原来是薛二老爷在外省做生意时遇到了京城的梅翰林,交谈之下甚是投缘。
二人谈起身后事,恰遇梅翰林之子也未婚配,酒至半醉,二人便定了儿女婚事。
那梅翰林道,只等宝琴成年,便叫儿子前来迎娶。
看到这,宝钗不免有些埋怨二叔做事太过仓促。
酒桌之上,半醉半醒,怎能就定了宝琴终身?
然而事已如此,宝钗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得吩咐下去,让留意一下梅家在京城的情况。
次日清晨,下人来回,讲那梅家虽不是顶富贵的人家,但也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
得了这个消息,宝钗才放下心来,提笔回信,讲若二叔得了空,可以将宝琴送了过来,她总是要嫁到京城的,不妨提前来了,熟悉熟悉京城的风土人情。
再者若是二叔与蝌儿来了,多少也能规束一下兄长。
写好信,便让文杏送了出去。
宝钗午间与南安太妃一同吃饭时,终于又见了许久不曾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探春。
探春怀孕四月有余,眼见天气越来越热了,她也脱去了春日臃肿的衣衫,换了一身颇为清凉的蜀锦衣裳。
宝钗眼尖,一眼便瞧见了探春微微凸起的小腹。
只是探春不说,宝钗也只当瞧不见,待她一如往日,只是行动之间,暗暗留意,唯恐她摔了、磕了。
南安太妃思念水汷,这些时日水汷又无书信过来,她不免有些担忧,食欲也不是太好。
好在探春虽然有孕,但精神仍是不错,说说笑笑,让丫鬟伺候南安太妃吃了些东西。
然而任凭探春如何活跃气氛,南安太妃仍是兴致不高,草草吃完饭,便要去佛堂,说是给水汷祈福,求菩萨保佑他早日平安归来。
宝钗送南安太妃去佛堂,一同祈福,又叫莺儿取来前几日她绣的金刚经,奉在佛像下首。
那是极为漂亮的小楷,用金线混合着黑线
喜欢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