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也常带着去看二叔,给他也提些有益健康的意见,说来,当年刘供奉就说过,薛诚的身子那是属于劳累过度才不好的,这几年的调养之后,薛诚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底子也慢慢的补了回来,只要不再过度操劳,那是基本没什么可担心的。
到了第三个贾敏?薛蟠其实很有些头疼,他毕竟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不怎么好关注人家的后宅,这很不礼貌的,所以他只能用迂回的法子,比如先考虑挽救一下林硕,毕竟只要林硕身子好,想来贾敏也不至于生病了。在一个薛蟠觉得,他带给林家的变化已经很大了,比如饮食上的改善,比如刘供奉的出现,这些都是能改变林家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在一年多前,林如海就上了折子表示自己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做了五年了,这已经很是违背了规矩,时间太长了,自己申请调离,避嫌,这个折子最后居然被批准了,林如海顺利的摆脱了扬州盐道的差事,并提升为浙江巡抚,那可是从二品的官职,可以说是一下子跳了两级,从中很能看出皇帝对他的满意。
你说为什么满意?这个很简单,因为批准的人是新皇帝,对的,是新皇帝,因为薛蟠的蝴蝶,老皇帝已经退位了,新皇帝刚刚登基,而一上来这林如海就上折子请求调职,直接把这油水最好的地方空给了新皇帝的心腹,新皇帝能不满意嘛,对于这么识趣的人,自然是要重用的,因为林如海是祖籍苏州的,不能给个什么江苏巡抚的职位,可是浙江还是可以的吧,所以林如海就去了杭州了。
说来这老皇帝退位这事儿要最根溯源,那真的和薛家是关系很深,说来还是当初薛家在扬州和林如海一起实物赈灾的时候发生的变化,老皇帝因为对京城的勋贵很是失望,就想着看看薛家是不是能拉起来,帮着对抗一下甄家的势力,所以派了人去调查薛家,不想这薛家还没有调查出来,却从江南得到了其他的情报,有关于自己儿子的情报,不说太子在江南的布局,就是老二,那个甄贵妃生的儿子也在江南利用甄家的关系不断的蚕食江南的利益,还有老三,更是躲在一边等着他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看到这些,老皇帝心里那个凉啊!他还没死呢,儿子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什么拉拢,收买,甚至是暗杀,什么招都有啊!最要紧的是他还发现了这三个儿子相互下套的痕迹,甚至还有些武力□□的准备,连着京城那些武将也开始慢慢的被参合到里头去了。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什么都能动,就是一个兵权是不能动的,一动很有可能就影响到天下的稳定,边关的危机,所以看到这些,老皇帝很是雷厉风行的出手了,老大,老二,老三一个都没跑,全部拿下,给圈了起来,然后把最老实的老四直接扶起来,当了皇帝,把名分定下,反正自己活得好好的,这朝政也能插手,还能慢慢的培养教导一下老四,毕竟老四可是他按照王爷培养的,还不知道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呢!他最重要的是为了定下名分,只要老四登基了,那么那几个混账就是出来了,也不可能在折腾了,这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当然他自己是不知道,在原著中,这三个儿子最后有两个都死了,一个是逼宫不成自杀的,一个是被杀的,还有一个则是被软禁致死的,若是和原著比起来,这三个人的结局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了,最起码这原著中薛蟠家的什么棺材板那是不用准备了。没人定这个了。
林如海离开了盐道,自然也就是离开了是非窝了,新的职位就是在艰难,也不至于像是那些盐枭什么的丧心病狂,薛蟠可是知道,很多同人里都说,这贾敏和林家那个儿子是让人害死的。离开这个高危的职位,她们的安全系数也上去了不止一个档次。
还有就是薛蟠这几年和林如海通信不断,还常常去林家拜访,请教,不知不觉中也灌输了不少锻炼身体的思想,用薛蟠的话来说,若是身子不好,万一从考场抬出来可怎么好!岂不是辜负了本身的学问?哪怕是为了应付考试,也要有副好身板。
他这个想法林如海还是很认同的,他自己就吃过这个苦头,考试考得昏天黑地的,差点死在里头,每次考试,基本都是抬出来的,不调养一个月,基本就没有恢复的可能,想到自家儿子以后也可能遭遇这些,他心里也是很担心,自然是觉得薛蟠说的很有道理的,立马也跟着做,请了各老兵,带着儿子锻炼,虽然才三岁,可是已经开始学着怎么射箭(用弹弓代替),怎么骑马(用大狗适应),甚至还学着打拳,总之是一切能锻炼的事情都用上了,这样的情况下,这孩子身子不好才是怪事儿,最起码薛蟠和林家交往这么几年,就没有听到这孩子生什么大病的消息,就是什么小病也很少听到,可见这孩子能有多健康了。
五个这两年要死的人里解决了四个,最后一个什么冯渊那就不是薛蟠需要考虑的事情了,他毕竟不是什么圣父,管的没有那么宽,更何况在他想来,若是没有自己参与,这冯渊最多不过是买了甄英莲过去当老婆,能有什么事儿?有这个管闲事的功夫,他还不如多做些生意来的要紧。
说起生意,说起薛家,如今在金陵也大变样了,薛家如今再不是以前的那个薛家了,这几年薛家出了一个秀才,三个童生,虽然对着薛家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够看,怎么数怎么可怜,可是好歹
喜欢【红楼】薛家子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