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宋宜春想像的来得要早。
用过晚膳,陶器重就面色凝重地求见宋宜春。
“世子爷恐怕要尚主了!”他沉声道,“消息是从延安侯府传出来的,这个时候京都有头有脸的勋贵之家只怕都已经知道了。”
宋宜春差点打翻了手边的茶盅。
“你说什么?”他脸色大变,“消息可靠吗?”说话间想到儿子的神出鬼没,没等陶器重回答,心里倒先相信了几分。
“消息可靠。”陶器重道,“是延安侯世子爷亲口对我说的——想必是为了给我们府上一个交待。而且还说,皇后娘娘和宁妃都看中了世子爷,宁妃已要向皇上开了口,皇上也有此意,不过因为皇后娘娘想让世子爷尚景宜公主,这件事就拖了下来。可世子爷尚主的事,却是铁板钉钉的。”
宋宜春颓然坐在了太师椅上。
“怎么会这样?”他喃喃地道,“这些年尚主的都是那些落魄的世家子弟,宋墨却是英国公府的世子……宁妃怎么会瞧中他……”
“应该是世子爷的主意吧!”陶器重苦涩地道,“世子爷若是尚了主,就无人可动摇他的世子之位了……你应该让二弟和世子爷多多走动的……世子爷破釜沉舟……”
杀伤力是很惊人的!
“不行,不行!”宋宜春急得团团转,“不能让他尚了公主……”他吩咐陶器重,“上次东平伯不是说他有个女儿和宋墨同年吗?就她好了!你明天一早去东平伯家提前……”
“侯爷,”陶器重再次低声提醒宋宜春,“世子爷要尚主的事,京都的勋贵之家应该都知道了。”
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和宋家定亲!
宋宜春呆住:“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墨尚主?”
陶器重没有说话。([m.23dus.cc 爱上读书吧])
-------------------【第二百一十五章入耳】-------------------
英国公府旁边的顺天府学胡同,是因为顺天府的府学落址于此而得名的,剪子巷里也因此挨挨挤挤的全是卖各种小食的摊子和铺面,其中有家叫卯记的馄饨铺子,馄饨做得皮薄馅大,配上小鱼小虾,汤汁又十分的鲜美,甚合陶器重这个江南人的口味。他偶尔会去卯记吃一碗,再和同是江南老乡的卯记铺子的老板闲聊几句,思乡的愁绪顿时就会烟消云散,心中畅快不少。
从樨香院出来,已是灯火初上之时。
陶器重略一犹豫,去了卯记馄饨铺子。
铺子里的生意照例很好,座无虚席。
昏黄的灯光下,嘈杂的说话声,氤氲的腾腾热气,让人的面孔都模糊起来。
但卯记铺子的老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陶器重。
他笑着边用围裙擦着手边走了过来:“陶先生,还是照老规矩,我在后门给您支张桌子吧?”
陶器重笑着说了声“多谢”。
卯记的老板亲自去收拾了桌子,端了碗馄饨放在了陶器重的面前。
陶器重喝了口汤。
邻座传来两个男子低声的议论。
“……真的?那窦家可是读书人,怎么就会答应了姐妹易嫁的事?”
“我骗你做什么?窦家四小姐和五小姐是同父异母的。据说当时来不及准备,用四小姐的陪嫁嫁的五小姐。现在五小姐代四小姐嫁到济宁侯府做了侯夫人,四小姐自然要把陪嫁要回来了。还是我去帮着抬的嫁妆,我还不知道!”
“我听说窦家嫁女儿有两万两银子的陪嫁。把嫁妆要回来,那济宁侯岂不是亏了?”
“亏什么亏啊?!两万两银子,那是公中给的。四小姐不过是把她自己生母留给她的东西要了回来。我看满打满算,也就一、两千两银子的样子。而五小姐的外祖外是云南巡抚王又省,就是那个走哪里就一路胜仗打到哪里的王又省,你知道吧?现在四小姐把自己生母留给自己的东西要了回来,五小姐的生母和王家肯定都会给她一大笔添箱银子的。算起来,济宁侯府还赚了呢!”
听到这里,陶器重忍不住扭头望过去。
说话的是两个穿着粗布短褐的男子,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两个人面相虽然一个忠厚,一个机敏,但双手都满是茧子,指甲缝时也残留着污物,一看就是靠体力活谋生的人。
他不由朝着两人拱了拱手,喊了声“两位仁兄”,道:“你们说的,可是北直隶窦家?窦文华窦大人府上?”
窦世枢因任文华殿大学士,又在吏部为堂官多年,得他照顾的人不在少数,士林中为表示尊敬,多称他窦文华而不称其字号。
两个说话的男子见陶器重一副文士打扮,知道遇到了读书人,忙站了起来,躬身还礼,连称“不敢”,道:“正是刑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窦阁老家。”
陶器重见两人穿着粗陋,谈吐举止却颇知规矩,想到刚才的话,知道两人是惯接豪门大户外活的人,态度又和蔼了不少,笑道:“寒夜无事,听两位仁兄说得有趣,不免有些失态,还请两位不要放在心上。”
“哪里,哪里!”两人忙恭声道,那个面相机敏的更是道,“听先生口气,和那窦家熟识。不知道先生想知道什么?我们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那面相忠厚的却面露不虞,踢了那面相机敏的一脚,偏偏那面相机敏的却装作不知道似的,殷勤地请陶器重同桌而坐。
陶器重看得明白,笑道:“还是你们到我这边来坐吧!我这边
喜欢九重紫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