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写法的好处非常明显,基本上不用去想故事主线了,反正就是打怪、升级、再打怪、再升级。不同的就是中间填补内容、塑造人物,而写手的好坏也是在这种细节描写出看出来的。
这种写法在如此简单的同时对读者也非常友好,因为升级的逻辑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反馈给读者也就清晰无比。其中只要努力就会有明确的升级,这对于读者来说显然是一种正面的刺激——这种刺激其实就是网文中常常强调的‘爽点’。
而科举文无疑就是一篇实实在在的打怪升级文!
不需要怀疑,看看科举的层级构架吧。从一开始的一个小小蒙童,可以在同窗中间过五关斩六将,成为神童。
然后正式进入科举模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院试还有县考、府考、院考三场。
这些不同的考试对应的是不同的荣誉,院试三场如果能够通过,那就是秀才!而秀才中分出三等,廪生、增生、附生,对应的待遇也完全不一样。
秀才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免除自身的徭役,能够见官不跪,如果村里有什么事要和官府打交道,向来都是请他们出面。
但是科举这条路上秀才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是科举之路的资格证明!当获得秀才身份之后才能参加乡试,这就好比后世的省级公务员考试,考中者就是举人了。
举人非常了不得。
秀才还多得是一文不名之人,穷酸秀才就是这么来的。可是举人不同,先不说他们获得了做官资格——做官空缺是很紧俏的,轮进士还轮不完,一般二般哪轮的上举人。要真有举人什么事儿,要么是家里有钱有势的,要么就是运气好到要上天了!
关键是举人能够免除名下田亩的赋税。因为这一点,不少父老乡亲都会将田地投靠在其名下,用来‘避税’,简而言之就是挖国家的墙角。而这种事都是有好处拿的,穷秀才富举人,俗话从来不错。
如果举人成就也拿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可以去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考中者称之为贡士。贡士本身不算什么,关键是凡是考中贡士的都能去参加殿试。只要在殿试中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最终都会成为进士!
进士才是重点,这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特别是在明朝时期,这种崇拜到达巅峰。官员即使做到了位极人臣,只要不是进士出身,依旧会在同僚中抬不起头来——而且实际上在明朝中后期官场形成了很多惯例,一些要紧的位置也不允许非进士出身的人涉足。
这样看来,科举考试的过程是一条多么完美的升级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装逼打脸,可以扬名天下!最重要的是这个升级之路这样的安全,根本不像一些升级文,写到中间就会崩溃掉。至于写到最后拿到最高成就怎么办?
换地图啊!
科举文天然自带换地图功能,任你是文曲星下凡的状元郎,对于整个官场来说都是新丁一枚。科举完毕就是朝堂官场,星辰大海还等着征服呢——这样说起来,科举文后半部分就是争霸文和官场文的混合体,也是大热题材了。
科举文好写,对于读者来说阅读体验也好,但这不是连翘最终决定写它的原因。有这样特点的题材又不只这一个,真正让连翘一锤定音的另有所在。
主流文学艺术永远要贴近大众审美,这是必然的选择,看看古代文艺作品体裁的变迁就能得出这一点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随着市民文化越来越强势,主流文学也就越来越市井通俗了。
这个时代是小说的时代,即使现在那些主流文坛的大佬还看不起小说。
而小说界内部,描
喜欢女文豪请大家收藏:(m.23dus.cc),爱上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